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100章18年初(3/4)

323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和近五千万居民,而且在被占领区有占据俄国煤炭开采量的90%,铁矿石的73%,54%的工业以及33%的铁路,割让的领土全部处于欧洲精华区,沙俄帝国200多年来经历无数战争掠夺的土地一朝尽丧。

世界大战进入第5个年头,国际形势呈现出不利于协约国集团的趋势,东线战场主力俄国因国内变化退出战争,漫长的东线战场,事实上只剩下了帝国第2集团军一根独苗。

在克里米亚至基辅一线,大洋帝国远征第2集团军总计39万兵力,并且收拢了高达90余万俄军士兵,形成了规模130万的重兵集团。

这些白俄军部队中,师团一级有大量帝国派遣的军官督导,必要时可以将贪生怕死的白俄军将领送交军法处,接手指挥权。

为了有效控制俄军部队,分配到俄军各师团的粮食配置只有5天的量,不配属炮兵和航空兵部队,更不可能拥有坦克装甲部队,这些重兵器都掌握在帝国远征军手中。

通过各种措施,第2集团军牢牢的控制了人数高达90余万的白俄军队,使其作为与德军抗衡的炮灰,布置在第一线阵地上。

3月11日

基辅第2集团军司令部大楼内

段祺祥上将收到了一封德国最高统帅部兴登堡陆军元帅的交涉函,大意为;

德俄两国正式签署《布列斯特合约》,结束相互间的战争状态,俄国正式承认战败并且割让整个乌克兰地区,该项国际条约具有权威性和强制性。

一切在乌克兰地区作战的协约国部队,应该无条件放下武器退出战斗,尤其是乌克兰地区的90余万白俄军队,应当切实遵守两国间签署的合约,放下武器投降。

德军统帅部非常欣赏远征第二集团军的坚持,愿意在可能的情况下提供最大便利,事实是东线战场的战争已经结束了,第2集团军可以体面的退出……

段祺祥上将将这份交涉函给总司令部其他高级军官传阅了下,引来一片善意的哄笑声,没人真当回事儿。

如今盘踞在西乌克兰的第2集团军,就是德国人喉咙里的一根刺儿。

谁都知道大洋帝国皇家陆军战斗力强悍,这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在世界大战进入到第5个年头之后,即便是一向训练有素的德军部队,也出现了浓重的厌战情绪。

东线战争胜利了,德军和奥匈帝 队普遍出现了松懈情绪,开始载歌载舞的欢庆胜利,占领大片俄国领土,并且在占领区作威作福起来。

这个时候

谁想去硬碰大洋帝国第二远征军这个硬钉子?

奥匈帝国和德军互相推诿,谁都不愿意上前,这可是总计130余万人的重兵集团,没有相当的好牙口吃不下。

于是乎,就有了这一份来自德军最高统帅部的交涉函。

作为传统的礼仪之邦,大洋帝国相应的礼尚往来不会缺席,一份措辞婉转但是立场坚定的回函,代表第2集团军拒绝德国最高统帅部的正式交涉,是必不可少的程序。

打打嘴皮官司罢了,谁也不会嫌费事儿。

段褀祥上将不介意与德方扯皮,为第2集团军战争准备赢得更多时间,如今通过俄国远东铁路线源源不断输入的军事物资,每天有6~7个列车,空军战机已经集结了550余架,还有数千吨航空炸弹运抵基辅。

趁这段时间,多囤积一些军事物资,是当前最重要的工作。

按照计划;

下周还有4个军列,输送约160余辆坦克抵达基辅前线,进一步加强坦克装甲部队实力,为大战恶战做好准备。

乌克兰地区的三月气候相当寒冷,大片残雪笼罩大地,野外环境非常恶劣,夜里的气温往往达到零下7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