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484章外事(2/4)

看着扶桑无战事,心思便活泛了起来,想要拉着昆士兰方面组建一支更加强大的联合舰队,巡航巨文岛,必要的时候到海参崴去转一圈,进行威慑巡航。

这是因为自从英国占领了朝鲜巨文岛之后,沙俄方面表现出相当愤慨的情绪,驻扎在海参崴的俄军舰艇不时的驶入巨文岛附近海域,挑衅意味十分浓厚。

大英帝国眼中可不揉沙子,准备立刻给予反击。

问题在于驻扎在香港的远东舰队并非是常设舰队,而是一支临时性的辅助舰队,辖下多为运煤船和运油船,仅仅临时编制了一艘7000吨级二等铁甲舰,还有数艘巡洋舰,对沙俄舰队的威慑力不足。

驻扎在印度加尔各达的大英帝国皇家第三战列舰队实力超强,在印度洋以及南太平洋地区没有对手,有能力实现对沙俄北方海参崴港口威慑巡航。

但是考虑到路途遥远,大量主力铁甲舰远航费用极其昂贵,分分钟烧的都是大量的英镑,跑一趟就将皇家第三战列舰队全年的经费预算烧掉一小半,所费不菲。

因此,托马斯-格雷沙姆少将把主打到昆山舰队身上,想要拉着何方到北方海域巡航一圈,被断然拒绝了。

“别睬他,这就是个棒槌。”田山安慰道,然后指着桌子上的精美糕点说道;“正宗姑苏风味的点心,你尝一尝,给个中肯的评价。”

“你的意思是……”

“如果大家感觉都不错,我想红堡里应该增加一个这样的点心师傅,咱们做臣子的啥时候都不能忘了伯爵大人,这是本分。”

“田代表此言有理。”

何方是个性格端方守旧的人,拿起小盘子盛了几块精美糕点吃起来,细嚼慢咽从容有度。看他认真的神情,仿佛在研究海军作战方案似的一丝不苟。

田山看见清朝驻日公使杜怀庆离自己不远,有心上前去打个招呼,可是看见杜怀庆一副谨言慎行的样子不由停住了脚步,耿宝贵笑着调侃了一句;“怎么了……田代表,近乡情怯吗?”

“你我海外游子寻到了根,若说家乡,那也只是昆士兰,回望神州大地感慨良多哇!”田山不假思索的回答道,放低声音悄声继续说道;“耿长官你有所不知,清国公使表面上风光,其实在朝廷中每个人都是一厚摞子攻讦奏折,一言一行都是罪状,所以不敢有丁点的行差踏错,这个差事不好干呐!”

耿宝贵颇为诧异的问道;“竟有此事?”

“满清朝廷腐朽昏聩,素来以天朝上国自居,嘉庆年间,各国纷纷派遣外交公使来华,而满清却不愿意派出一员出使,理由非常奇葩,言道;西洋皆是蛮夷之辈,彼有求于天朝,故遣使来华,而我无求于蛮夷诸国,何必大费周章?”田山苦笑着摇了摇头,见耿宝贵非常有兴趣的样子,便详尽解释说道;

“郭嵩焘大人是第一任驻外公使,1875年英国驻华使馆翻译马嘉理在云南被杀,谈判后需要清朝派公使去英国赔礼,朝廷想到了郭嵩焘。

此时出使英国,很容易被骂汉奸。

但郭嵩焘言道:

身为大臣,读书观理且六十年,事任所属,智虑所及,于国家安危利害,所关尤剧。

在伯爵大人第1次踏上澳洲的相同时刻,1876年,郭嵩焘乘船历经一个多月抵达英国。

在英国期间,他按西方的礼仪处理公事,听音乐会,与洋人握手,带夫人出席宴会等等。他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写成日记寄回国内,刻印《使西纪程》,对英国的蒸汽工业发展大加赞扬,夸饰英国政教修明、环海归心,朝廷大臣竟然明目张胆的夸洋人,在国内引起轩然大波。

清国驻英副使刘锡鸿密折上书朝廷,指责他犯了“三大罪”。

一是游甲敦炮台披洋人衣,即令冻死亦不当披。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