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963章1910年十大城市。(3/4)

00年度的77.2万人发展到119.21万人,是昆士兰北部耀眼的经济明星,依托丰富煤、铁、牛肉和世界第一的磷酸盐资源,发展的脚步走得非常坚实。

排行第六的是婆罗洲所属东加里曼丹州的三马林达,常住居民人口从1900年度73.6万,迅猛增长到1910年度111.8万人,这座曾经的荷兰人区域统治中心城市,带有鲜明的西北欧特色,是帝国内发展最快的城市,没有之一。

帝国投入重金建设巴厘巴板油田已持续14年,数十万建筑工人和移民涌入,给这座婆罗洲大城市带来重大发展机遇,城市规模一再扩大,新的铁路和公路编织出畅通的交通环境,到处都涌动着建设的热潮。

近20年来

三马林达城市人口1890年约42万人口,至1900年暴增约30万,达到73.6万人规模,从原本排行第14位一下子跃居第八大城市,10年之后再度跃升两位,傲然雄居帝国第六大城市。

这一切的改变,至于对巴厘巴板油田开发的不断深入,帝国原油产量从600万桶至3000万桶,然后一路猛增至1.4亿桶。

石油大化工产业群已形成规模,能够生产数以百计的石油化工产品,来自底特律的数家大型化工厂设备落户三马林达,不但填补了化工领域门类的空白,而且使其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更上一个台阶,达到世界级水平。

这座城市的特产从传统的香料,蔗糖,可可转变为化工产业,新增加了石油化工设备生产能力,为这座化工城带来了新的活力。

大洋帝国第七大城市是莫桑比克的首尔,1900年人口75万,至1910年人口达到103.4万,是帝国第7座人口突破百万级的大城市,这是一座以棉纺织业为核心产业的轻工业城市,该市数十家棉纺织厂拥有36万纱锭,生产的莫桑比克棉布远销帝国本土,是首尔城的经济支柱产业。

与帝国本土的毛纺织业不同,首尔城的棉纺织业依托莫桑比克中部高原的棉花生产优势,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产业链,为替代进口英国棉布做出了卓越贡献。

南部非洲发生的第2次英布战争,是首尔城发展中的一次重大机遇,羊毛战争的胜利则是首尔城发展的第2次重大机遇,将莫桑比克棉布的销售市场拓展到南北美地区,摆脱了英国人桎梏,迎来一次发展的黄金机遇。

在莫桑比克的大大小小棉花种植园里,全都在大力增加棉花种植面积,纺织厂增加纱绽,招收工人,呈现出欣欣向荣发展的势头。

10年只不过是历史的一瞬间,大洋帝国从1900年的红河谷和布里斯班两座百万级城市,发展到如今的7座百万级城市,城市规模迅速扩展,工业化进程日益加深,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帝国发展的历程,一步一个脚印走得非常踏实。

排行第八的是南方大都市墨尔本,这座原本澳洲第一大城市1900年居民人口69.15万人,到了1910年增长到94.46万人,这座南方大都市重新恢复了昔日光彩,并且尤甚往日。

维多利亚州凭借着丰富的金矿资源,数千家大大小小的牧场,近年来发展的羊毛纺织业,轻松超越新南威尔士州经济总量,在澳洲本土仅次于昆士兰州,排行第二。

该州向来以富裕而闻名,如今风采不减当年。

墨尔本及其周边地区拓殖历史已超过百年,城堡庄园林立,发展基础好,基础设施条件完善,风景秀丽迷人,是贵族领地集中区域。

维多利亚州的经济支柱是采矿业和毛纺织业,港口贸易发展迅速,墨尔本毫无疑问的分享了最大的蛋糕,因而经济发展十分稳健。

排行第九的是天枢市,城市人口从65.2万人发展到87.7万,这座东香州的最大城市是清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