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990章金融和扩张(3/3)

再加上恶劣的生存环境和医疗条件,如今的苏门达腊岛人口从原本的600多万剧减到230余万,减少了一大半。

所以,再加把劲儿就可以收割了。

在当今国际风云动荡之际,李福寿把重要目标定在金融和扩张这两项上,是他考虑许久做出的慎重决定,反正用不了多久,欧洲人就开始打生打死,没人顾得上亚洲事务了。

这里要说个笑话;扶桑某高层在回答天皇质询时,曾经说三个月占领神洲大陆,实际上战争打了十几年。

如今的德国人同样有这样的迷之自信,“施利芬计划”实行顺利的话,三个月结束战争。

前任德国陆军参谋总长施利芬制定的这项计划,面对法俄两个强敌,说穿了就是打一个时间差。

该计划的作战核心理念,是利用俄军爆发战争后动员能力差,集结能力差的缺点,其需要6~8周才能够形成较有威胁的重兵集团,打一个时间差。

德军在西线率先集中力量击败法国人,然后掉过头来再对付俄国人,大概齐就是这么个意思。

与原来历史时空不同的是,德军如今装备了高达640辆进口的坦克装甲车,还有大概同样数量的自制坦克装甲车,装甲攻击能力已经高于“羊毛战争”时期的大洋帝国远征军,这让德国人充满了自信。

问题是英法两国也不是善茬,装甲车辆在陆地战争中爆发出巨大威力的同时,英法两国先后都投入了大量资源研究开发属于自己的装甲坦克技术,并且获得了相当的成就。

仅以法国为例;

借鉴大洋帝国先进的装甲坦克使用经验,先后研发了10多种坦克装甲车型号,并且陆续装备了法制巡洋坦克,骑兵坦克和侦察坦克,总数量达到700余辆,且具备很强的后续生产能力。

英国在这方面落后不少,但同样也拿出了自己的装甲坦克车,只不过是由皇家海军方面出资研究,海军部大臣丘吉尔对此贡献极大,是他一力主张并且拨款研发的英国坦克,其代表型的马克一型二型和三型陆续装备部队,总计生产数量已经达到220余辆。

所以,法国人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弱鸡,英国人同样如此。

******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