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379章 河间郡公(2/3)


王如意有点意外。

义宁军成军于华亭,到这会儿已经十一个年头了。

凤翔异军突起,张军一鸣惊人,两年时间平定北方手握十镇……华亭可是妥妥的凤翔辖境,陇州所属。

张军可是连数千里外的卢龙军都收编了的,横海昭义义武这些没有反叛的大唐使军一个也没放过。

可是,就在陇州关北的义宁军,判归神策了?这事儿怎么感觉,都透着股子怪异。

关键是,这事儿还无声无息的,义宁军也没有调走。

凤翔诸将早已把义宁视为了自己的一部,只当是因为驻守位置特殊一直才没动而已。结果……没了?

王如意还想着这次回师顺便把义宁部带回去呢。

义宁军和吐蕃打了十几年,可是身经百战的部队,王如意对这些老兵心存敬意,也是相当垂涎的。凤翔缺老兵啊。

本来还想着混水摸鱼先下手为强,结果明显神策的手更长,更快。

“……义宁判归了神策么?未知哪位将军在此留守?”

即然是判归了神策,那主将就肯定不能是独立将军了,所以叫留守。如果是节度就是留后。

留守,也可以称为镇将,职级不定,但留后就是妥妥的高级干部了,副部起。

“我家留守乃河间郡公刑。”

王如意愣了一下,没想到是位郡公。正二,超品大员。大唐是三品拜相,一二品官员算超品,寻常不授。

虽然也有低职高爵的情况,但绝对不可能发生在侯爵以上。

和武怀表对视了一眼,王如意眨巴眨巴眼睛。煮熟的鸭子都递到嘴边了才发现飞了,最悲伤的是,还要去拜见。

“去寻了惠将,某三人同去拜见吧。”唉,忧伤。

武怀表带马去后面,寻到惠静寿把情况说了一下。

惠静寿知道王如意的打算,听了坐在那怔了一会儿才哑然失笑,一下子心情到是好了不少。

这会儿行军,主将不可能离营私顾,所以先打发走了义宁的哨探,大军仍然保持着原速延着蜿蜒的山丘前行。

义宁军未驻在华亭县城,而是在城外数里的姜老山侧扎营设寨。倚山面崖,两河交汇,易守难攻,也是大军南去的必经之路。

卡点卡的特别好。

这也是他们能和气势汹汹的吐蕃对峙争夺打了十几年不败的根本所在,终于积累出了后来的反攻。

义宁营寨前面就是一片广阔的河滩,也是方圆数十里唯一的平地。营寨舍了平地偎在山坡上。

凤翔部便在河滩上扎营,安排好事务,王武惠三人才相偕去拜访这位义宁留守河间郡公。

其实他们刚打了仗回来,还押着俘虏和物资,完全可以过门不入。而且两边也不是一个系统的。

不过,那样就未免显得凤翔有些小家子气了,有点丢张军的脸。

王如意和武怀表做为唯二的张军的身边近人,知道自家郎君想推动天下军伍的统一合并,自然也不会平白的替郎君恶了一位郡公。

虽然无所谓,但是没必要。

其实也不麻烦,就是递张名刺客套一下,吃杯茶混顿饭,正事儿没有,扯蛋没交情,不咸不淡的就混了一个下午。

主要是不熟,这算是硬往上蹭,算是相互有了个印像。

刑郡公到是没有说拿什么架子,和三人谈笑相欢,颇显豪气……也不能排除他在这边比较寂寞没事干的原因。

必竟仗也不能天天打,他也不可能和属下玩闹。所以才说高位孤独嘛。

……

张军也相当意外。

他到是没把义宁军视做手心之物……对他来说这一支不足两千人的部队没什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