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二百四十九章 佛法东传(2/2)

第二日,早朝期间,有左相伊尹再次上奏,要成汤定夺清凉山归属,成汤下谕旨,言道:“自古我人族只闻玄门道德之事。不闻西方化外佛法,不如开场论经大会,辨别道法和佛法高低优劣。”

众人听闻,尽皆觉得合理,于是二位罗汉和一众清凉山道士约定,约期焚经,以别真伪。

就一个问题展开辩论,输的一方焚烧自己一部经典;提问双方轮流换,不想结局让人大吃一惊,清凉山道门典籍被焚烧一空,而迦什摩腾、堑法兰带来的佛经却完好无损。

朝野之间倾向于玄门的众人尽曰恍二言。不得不把清凉山分与佛门。而后因为典籍被毁,室恩赐,道门日渐颓微,整个清凉山被佛门据为己有,改名为“五台山

但是玄门势力的反扑自此从未停息,双方为争夺信仰。在朝野之间展开了殊死搏斗,却被掩盖在一片安宁的假象之下。

佛门虽说传道困难重重。但是自此五台山成为佛门道场之后。不断有西方极乐世界的佛陀、菩萨降临显身,普济众生,佛门势力在民间展迅,牢牢压制道门。

西方二位圣人看着日益浓厚强盛的气运和不断增长的道行,欣喜不已,更是愈勤勉,不断开坛讲道,为一众弟子释疑解惑。

不久,商朝以一帝王形象的男子为护国神祗,其帝服之上绣有三足金乌。三教哪里不知道这就是帝俊形象。尽皆咬牙切齿,愤恨不已。

东海之处飞出无数流光。往南瞻部洲而来,正是奉通天教主法旨,来商朝专门与佛门作对。

同时八景宫和玉虚下谕旨,无数修道仙门尽皆收到,于是足足有十万宗门离开原来根基之地,搬家到东胜神洲与南瞻部洲交界之处,在连绵山脉间建起座座道观,不时传出道德之声。

一来阻挡佛门进入东胜神洲。二来吸引南瞻部州信众,双方争夺信徒香火。

就这样,佛道相斗,开始在商朝各个阶层蔓延,以至于插手到皇室内斗之中。双方在朝堂之间你争我斗,国家社稷开始不稳。一度几次迁都,缓和矛盾。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