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五百零四章 推恩令(2/2)

这样的文人。

这么说好像有些矛盾,其实不然。

不久前姜万钧才下定决心,准备将那些他认为“不合格”的文人束之高阁,给供起来。

这里的“不合格”是有局限性的,只能说现在用处不大,未来就不好说了。

恰好颜师古跳出来,不是正好作为那些文人的领头羊吗?

实话实说,真没有比颜师古更合适的人选了。家世,在文人中的影响力,都是上上之选。

如果没有颜师古,姜万钧就想在孔家找一个合适的人选。

用他们将那些跟不上时代脚步的文人凝聚到一起,然后利用他们的影响力,做姜万钧想做的事情。

这个世界上没有完全无用的学问,就看怎么使用。

更何况,作为天朝上国,怎能不养些个闲人呢?就当是文明的点缀也好啊!

当有一天,大宁发展到一定阶段,会诞生许多看似无用的职业,这不是坏事。

魏征表示受教了,脸色也没有之前那么难看。

君臣三人一直聊到了深夜,魏征再次走出政和殿的时候,像喝醉了酒似的,走路直打摆子。

姜万钧为大宁勾画出的未来画面实在太美了,要是真有那样的一天,魏征想不名留青史都不可能。

而对于王玄策而言,他受到的冲击更大。

回到住处,在门口王玄策见到了刚刚从颜师古府上回来的马周。

微微都有些醉意的两人在这种情况下碰面,都显得有些尴尬。

马周尴尬是因为今天他受到了颜师古的邀请,王玄策却不在邀请之列。

王玄策尴尬则是因为他受到了皇上的召见,马周却不在召见之列。一开始王玄策还没有意识到这种不同意味着什么,直到他见到了魏征之后,他才恍然大悟。

很显然,在皇上的心里,他的地位是远远高于马周的。

这无关才华,而是理念上的不同。

在皇上勾画出的未来画面中,没有茅草房,所有百姓都会住进宽敞明显的房子里。

用皇上的话说,如果大家努力了一辈子,目标却仅仅是为了回到过去,那就太可悲了。

当然,皇上解释得很清楚,他并不是否定“三代之治”。

“三代之治”真正重要的是精神内核,而非外在的表象。

精华要传承,要发扬,那些不合时宜的东西该丢就要丢,否则就成了画虎不成反类犬。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