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章 撞了南墙也不回头(2/3)

东也离开了学校。

送走了女朋友和三位舍友,告别了还在学校等着拿到毕竟证才走的两位舍友,离开了这座生活了四年的象牙塔,信心满满地踏上了回乡创业的光明大道。

火车缓缓停稳。

走下车厢,陈耀东拖着拉杆箱,背着背包,终于从和女朋友分别的伤感中缓过劲,一边心情美好地打量似乎没什么变化的景安火车站,一边随着人流往外走。

老家的空气是那样清新,比省会城市要好多了。

特别是听着四周熟悉的乡音,总让人有种莫名的亲切感。

等上了出租车,就不是那么亲切了。

“师傅,去开阳。”

“三十块钱。”

“真贵,不是十五吗?”

“那你去问问旁边那辆车。”

陈耀东果断下车,心里骂了句狗日的。

结果连问几辆车,全都是三十,三个多月前还是十五,这泥玛就算漫天要价,也不能直接翻倍啊,狗日的出租车也太黑了,费了半天嘴皮子,砍到二十就砍不下去了。

陈耀东心情有点不太美妙,家乡人民太不友善了。

开阳村在景安市东北方向,离城区五公里。

不过前两年二环路通车后,只剩下四公里,离城区越来越近了。

陈耀东坐在副驾驶,跟司机一路唠嗑。

“小伙子是学生吧,你们放假了?”

“我毕业了。”

“哦,在哪上大学?”

“西京!”

“好地方啊,西京好大学可不少。”

“一般一般!”

司机换个话题:“开阳不错啊,离城挺近,过两年拆了你们就发了。”

“想多了,新城都建到西边了。”

“那也不好说,指不定过两年又往东边发展呢!”

陈耀东也想啊,可特么的等了几年了就是不拆。

司机拿出烟盒:“抽不?”

“来一根!”

陈耀东忙接过烟盒,先给司机递了根,又自己点了一根。

一路吞云吐雾,很快到了开阳村三队,付车费走人。

陈家在开阳村三队,祖籍不是景安的,据爸妈所说,是太爷爷当年逃荒逃到景安后在这里扎根的,几经迁徒后落户在了开阳三队,爷爷弟兄俩,大爷爷去了部队,在当了十几年兵,就在扎了根,一直没回来,跟这边基本上没来往。

陈耀东爷爷本来是拖拉机手,后来学开车,撞了大运进城给一家单位开车,后来又给一领导当司机,老头也算是能耐,虽然没文化当官无路,但好歹把陈耀东大伯二伯大姑二姑都给安排到了城里,成了商品粮户口,可轮到陈耀东老爸时,领导出事啥也没了。

只能怪老爸陈建斌命不太好,天生当农民的命。

拖着箱子背着包,进了村子,不出意外碰到了不少熟人。

“哟,大学生回来了啊?”

“这是毕业了啊,没在西京找工作?”

“大学生就是秀气啊,比姑娘还秀气。”

陈耀东一路打着招呼,该叫嫂子叫嫂子,该叫婶的叫婶,前面的还算正常,可后面的这算啥招呼?陈同学有点懵,扛不住这些农村老娘们,拖着箱子背着包落荒而逃。

家里没人,门上挂着锁子,爸妈出去打零工了。

陈耀东开锁进了院子,各屋里转了一圈,又去后院给牛添了点草料,才收拾东西。

农村的老房子,大都是八九十年代盖的土坯房。

窗子是木头的,屋顶也是木头搭的,炕也是标准的农村火炕。

不用奇怪,2011年的西北农村就这样子。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