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三百九十一章 大场面(2/3)

有德等人打得也比较吃力,勉强收复湖北大部后,伤亡颇大的他们只能止步于荆州、岳州一线,一边舔舐伤口、一边等待援军和补给物资的到来。

而伤亡比孔有德等人更大的大顺集团更是抓紧这个难得的喘息之机进行休整,特别是在郝摇旗等人拉走十余万人马后,仅剩十万人的李过、高一功等人此时正是最为脆弱的时候,他们现在什么都缺,甚至连粮食都缺。因此,此番蔡华泽来到山东,一大任务就是想办法搞一些粮食回去救急。当然,如果除粮食外还能搞到一些别的东西,那就更是再好不过了。

问本就比较缺粮的东岸人要粮食,大顺这帮人显然没搞清楚状况。不过这事要是搁以往自然是没戏,东岸人自己的粮食还不够吃呢。但是在山东局势大变的今天,在行军途中接到蔡华泽等人请求的莫茗莫大帅,只淡淡地说了句“你们倒是赶得巧”,然后便指点着他们自己去野外割麦子。

10月底正是收麦子的时候,而由于战乱等因素,野外大片的麦田被扔在那里无人管理。这些粮食浪费了着实可惜,因此,早在十月中旬,正亲率主力大军前往滨州作战的莫茗就下令烟台要塞派出部分士兵及后备军夫,前往登莱青三府清军势力已被扫平的地区收割粮食。当然了,这些粮食不用他们自己收割,他们只需跑到地头上,然后用刀枪胁迫当地的百姓自己收割。

不过东岸人也知道分寸,不会把事情做绝。尤其是在他们有一定基础的登莱二府,收割的粮食他们一般只会拿走一半。剩下的一半则散发给穷苦百姓,让当地已经不多的士绅们哀叹愤怒不已,直骂东岸人是“海寇作风、闯贼余孽”,那什么莫大帅更“不似人主”,因为他居然不善待士绅们,这如何还能争天下?

而在清军势力较为顽固的青州府及济南府,东岸的烟台堡则派了一个营的黑人士兵及两千名朝鲜军夫,在自己控制的几个县如益都、临朐、淄川、长山、新城、高苑等地大规模征发百姓收割小麦。收割完毕的小麦就地晾晒后统一装车到海边运走,这其中东岸人将拿走七成,剩下的才分发给穷苦百姓。至于士绅们。那是一粒粮食也没有。

进入11月后,得知莫大帅在山东“进展神速”,坐镇大后方正在组织转运移民的魏博秋也将周祚鼎率领的4个挺身队中队全派了出去,顺便为正在滨州附近的莫大帅送去最后几船物资和补给。同时也将战利品拉一批回来。毕竟再过大半个月。渤海可能就要封冻了。这个时候还是抓紧时间多运输一些东西的好。

蔡华泽及随他而来的四百名顺军士兵就是在这样一种背景下来到了滨州。滨州的利津、沾化、海丰三县的粮食被莫大帅全“送”给了蔡华泽,毕竟现在东岸的人力几乎已经绷到了极限,烟台堡已经把所有能派出的人都派出去征发人手收割粮食了。就这样还是有大片州县难以顾及到——滨州就是如此。既然这样,那还不如丢给蔡华泽等人了,他手头有四百人,控制两三个县不成问题,那就让他折腾去吧。能割多少麦子回去是他们自己的本事,反正机会已经给了,随你们自己玩去吧。

至于滨州城,则由周祚鼎带来的五百名东岸军夫控制着,他们就如同在登州、莱州等地做的事情一样,就地征发百姓收割粮食,然后晾干储存起来,等待周祚鼎的运输车队从莫大帅营中返回。

周祚鼎率领的一千名士兵在滨州城征发了数千名夫子,专门为前线转运物资。而他们返回时一般也会带回大量金银、丝帛、书籍、牲畜和俘虏,这些东西将与滨州附近几县收获的粮食一起,被运至正停泊在利津县外海的东岸运输船上,然后运回烟台或济州岛统一储放。

而就在清军收缩战线至济南附近,将济南、青州、莱州、登州四府大量州县遗弃给东岸人的时候,正在青城县驻扎的莫茗此刻也正纠结无比,到底是继续向前逼近济南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