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四百二十七章 逐渐复苏的经济(四)(2/3)

元的巨额资本就这样积淀在民间,仿佛一颗定时炸弹,随时会将东岸原本就脆弱狭小的国内市场搞得一团糟。

在战争期间超发了大量纸币的财政部、国家贵金属管理总局对此忧心忡忡,在执委会组织召开了多次经济工作会议后终于定下了基调:一、放开部分行业的私有资本准入许可,在国家的严密监管下允许私营资本在这些行业投资设厂;二、成立债券市场,首批允许十余家大型国有企业发行低息债券,以补充融资渠道的不足;三、允许成立私营的公路、河运股份公司,引导国内资金投资交通基建行业,投资及利息可由设立收费关卡分20年收取;四、引导国内资金投资海外领地,获取超额收益,如海外渔场捕鱼、海外贸易、海外种植园等等。

不得不说,如今东岸政府的执行力还是相当强的,特别是在那些持有大量现金的人都是服从性较好的军人的情况下,相当部分的资金很快就被分流了出去。在这之中,保守一点的人在政府的引导下投资大农业生产,即在国内西部未开发的地区进行大面积拓荒,拓荒完毕的土地可得到30-50年不等的租赁权,即开荒者可以以一个较廉价的租金从农业部手里租赁自己开荒完毕的土地,然后进行大农业生产。

三五十年的租期完结后,政府可以视情况决定是否续租,如果续租的话上一任承租者有优先续租权,如果不续租的话则收回土地另做他用。这个政策从某种程度上规避了国家三令五申提出的个人拥有土地不得超过三十亩上限的规定,同时也为进行大规模农业生产创造了条件。

当然就目前阶段来说,从事大农业生产依然有很多困难。首先是劳动力的问题,在如今的东岸共和国,政府基本垄断了劳动力资源,即每年新来的移民的“产权”属于政府,私人很难从这里面截取自己朝思暮想的劳动力。

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在东岸活跃多年的劳工经纪人便进入了大家的眼帘。这些人手头掌握着大量劳动力资源,同时在旧大陆也很有办法,因此双方几乎是一拍即合:即劳工经纪人负责从旧大陆“搞”来青壮年劳动力,然后将其所有权以签订劳务合同的方式转让给东岸的农业拓荒资本家。这种方式先期肯定要投入不菲的资本,但一旦有了这些廉价劳动力以后,通过大规模农场的机械化(马拉收割机、蒸汽犁、蒸汽脱粒扬谷等机械)生产来获取超额利润也就成了可能。

如果说劳动力的问题不是很好解决的话,那么与机械化农场相配套的农机租赁维修、育种站、兽医站、农业技术顾问等问题的完善就要好解决多了。目前在北方的西湖县、镇海县,活跃的农机租赁企业已经有了四家,拥有各型农业机械(主要是马拉收割机和蒸汽犁)三十多台。

农机维修企业也出现了一家,这家由一名穿越众投资、两名大丰农机厂辞职的技师合股经营的公司目前也具备了相当的农机维修能力,且随着国家农机下乡活动的深入开展、国内农业机械保有量的逐渐攀升,这家企业的规模也在不断地扩张。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当国内大规模农业生产活动逐渐走上正轨后,农业机械行业必将进入长期的繁容上升通道。

除了开荒经营农场外,还有一部分具备一定冒险精神,但却又不敢投资海外的退伍军人们则选择集资合股修建公路。公路主要是各乡镇之间的砂石路,能够通过一定载货量的各型货车即可。这些公路的造价不菲,但建成后可以预期的收益也是不低的,非常适合他们这些稳健型的投资者。目前政府对这块的政策是由私人出资修建县道、乡道,修建完毕后可设卡收税,20年收税期满后则无偿移交给交通部进行维护,同时将收税关卡撤销,改为免费公路,日后的维护保养费用由国家财政承担。

而修路同样面临着劳动力紧缺的问题,与经营农场者们想办法从旧大陆捞人不同的是,这些打算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