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01章 行动筹备(2/3)

于铺设完港区到开采区的轨道,顺利的话一个月之内就能完成。”乔志亚想了想才回答道。

“还是太慢了点,时不我待啊!”陶东来感叹道:“再等上一个多月,我怕冶金车间这边都快要停工了。”

“实际上应该要不了那么长的时间。”宁崎插话道:“如果按照考察队所说,只要我们有足够的运力,就能从越南东部沿海地区源源不断地获得劳动力,新港的建设不会再像大本营这样,经常面临劳动力不足的状况。乔志亚说的是五百人的施工进度,那如果我们能够投入一千人呢?两千人呢?”

陶东来立刻转头往向海运部的坐席:“小越、小孙,你们怎么看?”

越之云和孙长弥对望一眼,孙长弥点点头示意越之云先说。越之云便开口应道:“我们目前手头有三艘比较大的船,如果尽快投入这条海外航线,那么除了载货之外,每次大概还可以从越南东岸运送三百到四百人去新港。加上何夕从北面租了三艘船,那这六艘船每次可以运去至少五六百人,两地之间的往返航程大概需要四天,一个月下来运送两三千人问题应该不大。”眼见众人脸上露出喜色,越之云又补充了一句:“当然,我所说的这个数据只是纸面上的计算而已,实际运行当中我们几乎没有可能实现这样的目标。”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孙长弥接着说道:“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现在有一个绕不过去的问题——新港建设所需的物资有绝大部分都必须从大本营运过去,而且因为有很多东西需要大本营这边不断生产出来,很有可能一趟两趟还拉不完,所以也没法让所有船一直跑新港和越南之间的航线拉人。以我们的估算,要保证新港的建设进度,至少要分出一半的船返回大本营运送物资才行,所以运送人口的速度可能达不到越之云说的那个标准。”

“那到底能保证多大运力,你们给个准数行吗?”建设部的刘山夏已经被这两个家伙给绕晕了。

“前半个月顶多八百人,一个月之内能运一千五百人估计就已经是极限了。”越之云总算是交了底。

“够用了!”刘山夏重重一拍桌子道:“只要劳动力能达到这个数目,二十天之内我就能完成港区到开采区的轨道建设……当然,只是单线轨道,建设复线轨道要麻烦得多,不过如果有必要的话,那两个月之内应该也能完成复线轨道的建设。”

接下来王汤姆又断断续续地回答了几个提问,不过都是些比较容易处理的问题,王汤姆三言两语便完成了答疑。陶东来看看差不多,便宣布会议进入下一个议程,对海外开发行动计划作最后的审议。

“物资供应情况由我来说一下吧。”陶东来打开自己面前的笔记本开始进行说明:“目前的物资筹备主要有四个项目,分别是生产工具、建筑材料、食品补给和生活用品。”

“生产工具的生产目前是由冶金车间和木工房在负责,截止今天下午,我们准备了铁锹、锄头各三百把,铁锤,斧头各一百把,凿子、锯子、竹筐、扁担等工具若干。目前生产部门还在加班加点的赶制工具,争取能够在行动开始的时候起运足够新港第一个月建设所需的工具。”

“建筑材料方面,除了大量的水泥之外,我们已经拆除了一号基地内的数间活动板房准备装船,届时将用来搭建新港的指挥中心和成员的居住点。至于移民的住房,将沿用二号基地的模式,以高架船型屋之类的竹木结构建筑为主。另外我们还需要追加制造一批货运轨道,这部分的生产计划由相关部门在会后再做详细讨论。另外新港码头的建设,在前期将采用竹木栈桥为主,等到当地的水泥窑投产之后,再逐步修建永久码头。”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