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075章 登辽海道(2/4)

半岛对于控制东北亚地区的战略意义十分重大,可以说是海汉今后的必占之地,但碍于路程遥远,主要基地都在南方的海汉军一直是鞭长莫及,只能按部就班地逐步向北推进。在胶东半岛建立据点的原因之一,就是要为下一步进军辽东半岛作准备。而渤海海峡和位于其间的庙岛列岛,自然也就成为了海汉海军接下来要重点进行考察的区域。

八月底的某天清晨,一队海汉战船驶离芝罘湾,绕过芝罘岛东角之后,便折转向西航行。王汤姆亲自率领这支舰队,对芝罘湾以西沿海地区及渤海海峡进行考察。

从芝罘湾到登州城附近海岸只有大约四十海里距离,以海汉舰队的航速只需大半天时间就能到。为了避免引起不必要的恐慌,舰队与海岸线之间保持着大约十海里的距离行进,在海上雾气的掩护之下倒也不易被岸上的明军发现。目前登州水城并未恢复驻军,仅仅只有数艘小吨位的交通船,而且极少出海执行任务,也不足以给海汉舰队造成威胁。

在距离登州城还有大约十多海里的时候,王汤姆离开旗舰换乘侦察艇,前往近岸海域观察登州水城的位置。不过因为天气的原因,他在望远镜里也很难观察清楚登州水城出入港湾的航道,又不能离得太近引起守军的警觉,转了一圈只能悻悻离开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过这对王汤姆来说也不算挫折,毕竟登州水城目前只是个空壳子,潜在威胁也很有限,舰队的主要侦查方向还是在登州北边的渤海海峡。

渤海海峡南北两端的陆地相距约六十海里,南部有庙岛列岛纵向分布,将海峡分为老铁山水道、长山水道、登州水道等十几条连通渤海与黄海的水道。不过如今登辽航道海运已断,这一海域也极少会有船只往来了。再加上去年孔有德部叛逃辽东,为了防止后金奸细潜伏在登州近岸处,官府已经将庙岛列岛的民众全部迁入大陆,对这些岛屿执行坚壁清野的防守策略。

当然这种办法是否真的有效,还有待时间考验,毕竟大明失去辽东半岛还只是去年的事,后金未必能这么快就消化完新占领地区。也正因为如此,王汤姆所率的海军可以放心大胆在长山岛登陆,对岛上展开全面的侦查。

王汤姆也随军登上了南长山岛,岛上还有不少空置的民房,不过这地方为数不多的耕地基本都荒废了,已经长满了齐膝高的野草灌木。海汉国防部最开始策划北上行动的时候,这里也曾是备选的落脚地之一。如果以海汉的开发水平,在这个面积超过十二平方公里的岛屿上至少可以安置几千居民。唯一的问题就是这里距离登州城太近,近到天气晴好时就能与大陆隔海相望,实在不便于前期施展手脚,而且港湾条件也比芝罘岛略逊一筹,所以最终军方还是选择了与大陆直接相连的芝罘岛。

南长山岛与北长山岛之间有沙洲相连,不过北长山岛面积稍小,山地丘陵地形占了大半,可供开垦种粮的土地面积也要更少一些。南北长山岛以北的岛屿虽然也可住人,但可开发的面积就要小得多了。

舰队在长山岛停留了大约两个小时,才继续启程向北进发。长山岛以北的岛屿虽然也可住人,但面积就要小得多了。当天天黑之前,舰队抵达了庙岛列岛最北端的北隍城岛。这个岛面积不到三平方公里,在海中只算是一方弹丸之地。由这里再往北二十多海里,就是辽东半岛的最南端老铁山了。王汤姆没有急于连夜前往辽东半岛,下令就在北隍城岛扎营一晚,待明天天亮之后再出发。

翌日清晨,舰队将士用过早饭之后便拔营启航,继续往北行进。从北隍城岛到老铁山之间的海域因为是黄海、渤海交界处,两海浪潮在这里交汇,因此这里的海况也是十分凶险。不过从海平面上观看,因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