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125章 阴差阳错(2/4)

方应该要比古现镇近得多,或许可以去那里碰碰运气,找个客栈躲起来住上十天半月,总比去到登州之后就被父兄押送回家要好。

马玉玲越想越觉得可行,当下便起身,咬牙将大包小包背上身,慢慢朝着南边去了。一个多时辰之后,马东强带着随从驱马途经此地,并没有在三叉路口犹豫太久,稍稍看了一眼南边的这条新路,便继续往西赶去了。

而对此毫不知情的马玉玲此时却很是兴奋,因为她已经看到了道路前方的确是有一处座落在山坡上的村庄,外围修筑的木寨墙将村庄环绕包围,里面的建筑依地势次第而建,看起来规模比自己生活的马家庄也不遑多让。这自北向南的大道,便是通向了这处村庄的入口处。此时天上终于开始飘雪,马玉玲奋力拖着自己的行李,咬着牙走完了最后一段路程。

村庄外面有几名杵着齐眉棍的年轻后生,看样子是负责在外面放哨警戒,远远便叫住了她:“小姑娘,你来这里干嘛的?是来找人吗?”

马玉玲道:“小女子出门访亲,想借地方避避雪,不知这里可有客栈?”

几名后生互相看了看,忍不住笑出声来,其中一人问道:“小姑娘,你可知这是何处?你还是早些回家吧,这地方不收过路人入住。”

马玉玲未明其意,但看这几人说话还算友善,也不像是坏人,当下大着胆子道:“小女子家离这里有点远,今天是赶不回去了,几位大哥行行好,帮小女子在这里寻个住处,避避风雪可好?”

几名后生一听,都觉得不好把这小姑娘往外赶,但这地方规矩森严,他们也不敢擅自做主。当下其中一人便道:“那你在这儿等着,待俺进去请示一下。”

马玉玲也未觉对方的举动有什么不妥,头两年登州大乱的时候,所有村庄都是如此作派,以防被奸人混进村内。马家庄有段时期比这里还严得多,外人想要进庄,不但要出示路引,还得有庄内的人作保才行。如今福山县虽然已经没了乱兵和土匪,但人家谨慎小心一些总不是什么过错。

又过了片刻,那后生带了另外一人出来,看面相也不过二十多,只是并非寻常明人百姓的打扮,一身灰色对襟短衫直筒长裤,脚上是黑色中筒布靴,小腿上还扎着绑腿带,头上带着一顶带帽檐的灰色小帽,腰间扎着一条寸许宽的牛皮腰带。这人身上穿着的衣裤不像明人那般宽袍大袖,式样颇为服帖,加之他本身又高又壮,这一身行头穿在身上,看起来整个人也显得很有精神。

“孙爷,就是这小姑娘了!”带他出来的后生颇为客气,明明两人看着岁数差不多,他却称这灰衣人为“孙爷”,足见其地位存在的差距。

姓孙的灰衣人上下打量一下马玉玲,不急不忙地问道:“姑娘是从哪里来,准备往哪里去啊?”

马玉玲听对方口音便是登州本地人,当下又放心了一些,但她怕泄露身份,不敢说出自己的真实来历,当下便现编道:“小女子姓林,登州栖霞县人氏,来福山县探完亲准备回家。眼看天色不早又遇上下雪,所以想来贵庄借地方避避风雪。”

栖霞县位于福山县西南,两地中间是连绵不断的数十里山区,从这地方到栖霞县县城,起码还有七八十里地,马玉玲这么说倒是没什么破绽。

“原来是林姑娘。”大个子灰衣人点点头道:“你身上可有携带引火之物、兵刃之类的东西?如果有先拿出来由我们替你保管,离开这里之时再还给你。”

马玉玲摇摇头表示否认。本来她母亲姜冬梅还试图要给她装一把防身小刀在包裹里,但马玉玲觉得行李实在太沉,小刀在她看来也没什么用,所以最后走的时候也没有带上。至于引火之物,她本来就没打算在野外露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