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278章 看不懂的情报(2/4)

料中记载的内容就要比他在现场了解的信息细致多了。

刘尚大致翻看了一下各市县提交的报告,对于蒸汽机的使用情况大体都分为使用环境、实际功率、水煤消耗、维护周期、使用问题等几个方面进行总结。这样对照着看下来,倒是可以很容易比较出各地所使用蒸汽机在性能和物资消耗方面的差异。

大功率的蒸汽机几乎全都集中在昌化至石碌一线的工业区内,无论是奔走在两地间的蒸汽火车头,还是矿上使用的各种蒸汽粉碎机、传送带,昌化厂房里的蒸汽轧机和蒸汽锤,都是蒸汽机当中的大家伙。刘尚特别在意的那台蒸汽挖掘机在石碌矿场提交到的报告中也有提及,矿场的技术人员提出了多处需要改进的设计细节,主要都是集中在机械传动方面,虽然行文中也附上了详细的图纸,但这些图纸都是其中某个零件的细节图,刘尚就算翻来覆去地看,也还是不明白这个零件在机器上所处的位置到底是在哪里。

遇到这样的情况,刘尚只能是怨自己学识不够了,人家就算把图纸递到自己面前,也还是看不懂这如同天书一般的内容。不过他也注意到了文中提及这蒸汽机的工作效率“可胜百名矿工”,如此说来虽然其制造和使用成本都不低,但对海汉来说也算是相当划算了,毕竟按照报告所示,操作这部蒸汽机只需两人,再另加两人负责铲煤加水就行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四个人就能完成上百劳力的工作量,这样的工作效率可是风力、水力、畜力等其他动力都远远难以实现的。而且照文中所说,这种蒸汽挖掘机仍有极大的技术提升空间,未来通过技术改进和投放数量的增加,必定可以实现进一步降低运行成本和提高产能。

而且文中也提到,建议将这样的设备投放到黑土港煤矿、南海锡矿、山东福山铜矿等海南岛之外的矿场,以便能够积累在多种地理和气候环境下的使用经验,用以作为蒸汽挖掘机未来改型升级的参考。

刘尚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原来海汉不声不响地已经在各地占据了不少矿场,而且其中还提到了台湾岛北部某地的一座金矿,只是刘尚对台湾岛地名不熟,并不知道这个金矿的具体位置何在。以海汉的开采能力,想必这金矿也已经为其贡献了不少财富,在海南岛上所目睹的这些建设成就,里面或多或少应该也有这个金矿的贡献。

刘尚心道这个搜集情报的方式倒是不错,只要看看蒸汽机的相关报告,就可以了解海汉目前开采中的矿场情报,倒是无需再大费周章到各地调查落实了。不过转念一想,或许自己也就只有这么一次机会能看到这种资料,当下赶紧又将矿场相关的内容翻来覆去看了几遍,将其全部都记在了脑中。

这些情报能对大明有多大的作用,刘尚其实也不知道,但既然有矿场是在大明境内,他觉得这就有必要让朝廷掌握信息,免得长期处于被动,让海汉人不声不响地钻了空子。

只是刘尚不知道,山东登州的福山铜矿在去年下半年就已经投产了,今年当地的冶炼设施也已经正式投入使用了。目前光是在福山铜矿为海汉工作的当地雇工就超过了千人之多,每个月有大约三到五吨左右的铜锭经海路运往南方。虽然目前的年产量还不到百吨,但这已经是海汉控制下为数不多的自产铜资源了。

石碌矿场也有铜矿埋藏,但目前的产量也并不比福山铜矿好多少,所以福山对于海汉来说还是相当重要的资源产地,为此山东远征军也在当地部署了一定规模的部队,将那矿场经营得如同军事堡垒一般。去年山东登州的驻军想动这地方,也是在海汉军手中吃了不小的闷亏。大明要是真安了心要从海汉手中夺回这地方,只怕光靠登州驻军还办不成这事。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