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525章 军购竞争(2/3)

节颇深,哪怕是他们同为南海贸易联盟的成员国,也依然无法化解过往的恩怨。这次马打蓝使团造访三亚的原因,宁崎自然是知道内情的,他也丝毫不奇怪东印度公司这边在得到消息之后会有如此直接的反应。如果不是在三亚,说不定苏克易根本就不会来胜利堡,而是直接召集手下去跟马打蓝使团干起来了。

不过宁崎就算知道了苏克易的来意,在这种时候也只能用外交辞令来回应他:“苏先生,站在我国的立场上,荷兰和马打蓝国都是地位一样的伙伴国,马打蓝使团访问我国也是正常的外交往来,这不需要先向贵国报备吧?”

苏克易哪有心情跟宁崎这么慢慢绕,当下便直接点明主题道:“在下听说马打蓝使团此行的目的,是要向贵国求购作战装备和船只。根据我方与贵国在此之前签署的外交协议,贵国不得出售任何非公开售卖的武器装备给我方的敌对国,我应该没有记错吧?”

这条协议说起来似乎有拗口,实际上简单来说,就是海汉不出售给荷兰的武器装备,也不可出售给其他与荷兰为敌的国家,以示公平。而马打蓝国与东印度公司的恩怨尽人皆知,如果海汉向其出售武器装备,那就无异于是违反了与东印度公司的协定。当然了,如果海汉愿意将原来对东印度公司制定的禁售令解除掉,那就可以安心向这两方同时出售军火。

宁崎猜到了苏克易的来意,但没料到对方的态度竟然是如此的咄咄逼人,一上来没说几句便搬出了外交协议来说事。但关于马打蓝国求购军火这件事,执委会其实还并没有拿定主意,毕竟此事并非单纯的军火贸易,极有可能会因此影响到马打蓝国周边地区今后一段时期的实力平衡,甚至是海汉与荷兰之间的外交关系,执委会必须要慎重才行。

但马打蓝国的保密工作显然做得并不是太理想,使团才到三亚四天,跟海汉有关部门的正式谈判还没有取得什么进展,东印度公司便找到外交部来讨要说法了。

这次的事情与之前葡荷两国的情报案有所不同,马打蓝国想要向海汉求购战船等武器装备的打算,在此之前并没有与海汉有过正式的协商,是来了三亚之后才向海汉这边透露了这方面的想法。所以这次荷兰人的情报来源根本不用再查了,肯定是马打蓝国自身的问题。

宁崎斟酌了一下语言,才开口回应道:“苏先生不用这么激动,关于马打蓝使团的来意,我想这中间可能是有所误会了。相信你也很清楚,我国一直着力于维持地区和平稳定,希望通过商业和文化的交流来化解国与国之间矛盾和仇恨,反对使用战争手段解决问题。正因为我国一直秉承着这样的理念,才会在军火贸易方面设置了一些条件,以尽可能避免我国生产的武器成为他国爆发战争的原因。所以不管是东印度公司,还是马打蓝国,我们更乐意看到的是和平相处的局面,而不是把武器卖给你们,然后旁观你们发动战争互殴。苏先生,我希望你能体会到我国的善意,而不是出于个人的好恶来作出片面的错误判断。”

要论打官腔说车轱辘话,宁崎在海汉高层里绝对算得上是名列前茅的厉害人物。海汉在外交方面遇到一些需要通过谈判解决的复杂问题时,往往也都是由宁崎出面解决。所以面对苏克易找上门来的责问,宁崎便很自然地用上了自己最为擅长的手段,先来一通大道理把对方侃晕了再说。

苏克易确实被这番话侃得有点转不过弯来,自己明明是主动登门来提要求的,怎么宁崎三言两语说下来,好像海汉过去对东印度公司和马打蓝国设置的军售限制倒是成了一种善举,自己应该对其感恩才是。但问题是过去海汉没有向这边卖军火,东印度公司与马打蓝国之间的战事也还是一样爆发了啊?

苏克易心知自己不能被宁崎给带偏了,赶紧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