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588章 田独工业区(2/4)

业培训体系,或许这也是贵国官员大多轻理学、重实干的原因。”

“那费大人觉得,我国这文教和选拔人才的制度,跟大明比是好是坏?”白克思追问道。

费策贤当然不想说些不知趣的话得罪对方,但也不想为了拍马屁而贬低大明,斟酌了一番之后才应道:“我大明科举沿袭前朝,二百多年来为朝廷选拔人才无数,治理天下颇有成效,自然是一等一的好制度。贵国这个制度,本官初来乍到还不甚熟悉,不过倒是很适合贵国国情,也足见贵国朝廷治国有方,本官也很是佩服。”

费策贤这番话就纯粹是在打太极了,白克思虽然是个技术官僚,但好歹也在执委会待了这么多年,自然一下子就听出来对方的言不由衷了。不过他也不想跟费策贤争论到底哪种制度更好,事实上费策贤有一点说得很正确,海汉使用职业教育体系来选拔人才培训官员,的确是与国家的现状有很大的关系,毕竟海汉国起步阶段人口基数小,有文化的读书人也相对较少,海汉要想从平民中选拔培训合格的文武官员,走科举的路子显然是来不及了,也只能先使用非常规的教育培训手段来获得合适的人员。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种走捷径的法子的确能够解决一时之需,但从长远来看,要培养出称职的官僚,还是需要按部就班地对这些以技术入仕的人员进行后续的文化和行政培训。

不过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海汉立国时间尚短,权力上层暂时还没有形成太明显的门阀,留给平民百姓的上升渠道还很多,即便是只接受了短期职业培训的学员,也与传统的读书人一样有机会去竞争各个衙门里的职位。所以在海汉推广职业培训制度期间,民众的反响十分热烈,大大降低了海汉在民间普及文化扫盲的难度。

两人一路闲聊,张千智则是很自觉地坐到了相隔老远的地方。他的任务虽然是监视费策贤的言行,但目标在与自家高官探讨问题的时候,他再凑到近处去听就未免有些不敬了。

在途中有一个小小的插曲,这条铁路上过去有一段是复线设置,以便于往来的火车在中途完成错车。最早的时候还需先到达这个位置的火车停下来等候,待对面驶来的火车也进入复线段的时候再启动,然后通过道岔完成错车。不过如今复线铁轨已经全线贯通,迎面而来的两列车就不用再停下来等候了。于是费策贤就有幸见识了两辆火车相向而行错车的场景,心道海汉人果然财大气粗,这两列车同时发车对开,就意味着一条铁路上投入的蒸汽机车不只是自己先前计算的成本,而是再要翻番了。

从胜利堡车站到田独站,实际花在路途上的时间不到半个小时,而对于一直在绞尽脑汁与白克思完成对话的费策贤来说,这段旅程更是一晃眼就过去了。

到站之后一行人鱼贯下车,费策贤注意到这里的货运站台要比胜利堡车站大了许多,正有一箱箱打包装好的物件被搬运工们抬进货车车厢中。不问可知,这些装车的货物大概都是要运去胜利港或者三亚港,其中一部分会从港口直接装上各国的船舶,然后运去不知何处的海外进行售卖。而海汉也正是通过这样的方式,将田独所生产的工业品发卖到世界各地。

费策贤还注意到了这里便有白克思先前提过的“小型货运火车”,地面上铺设的轨道要明显比他刚才来时的这条铁路上的轨道要细得多,轨距也窄了近半,那火车头比起停靠在站台上这个大铁家伙,的确也秀气了许多。不过有了这轨道,就可以将货物在站台与远处的生产场所之间往返运输,效率的确会因此而提升不少。

“一般来田独参观的人,最感兴趣的就莫过于这里所产的枪炮了,我想费大人应该也不会例外吧?”白克思主动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