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673章 新出路(2/3)

船却并非其所属的商船,只是挂了一面便于在当地进出港的标识旗而已。不过这船到了星岛还依然挂着荷兰人的旗帜,在港口就不免有些显眼了。

来者如此张扬,但在停靠港口之后却很低调,而港口的工作人员对于这艘来自巴达维亚的帆船也没有进行特别对待,只是简单登记之后,便放了船上的人员上岸。码头上早有一辆带篷马车候着,接了登岸人员便立刻离开了码头,径直前往位于码头以北的星岛管委会所在地。

星岛管委会是谭举任在1635年就职之后才正式成立的机构,在那之前本地的政务自然都是由罗杰一把抓。而管委会的办公所在地,也同样是由谭举任主持修建,于去年才完工。这座三层楼的建筑虽然说不上有多么辉宏的气势,但在星岛这种环境中已经算是大工程了。谭举任主管的民政机构和罗杰主管的军队指挥机构,全部都坐落于这座办公楼里,各自占据了大约一半的空间。

来客在办公楼前下车,向门口的卫兵禀明身份,等了片刻便有专人来将他带到了谭举任的办公室。

谭举任见到此人,很难得地站起身来迎接,不过来客却不敢造次,快步上前躬身作揖道:“见过谭首长!”

“成掌柜一路辛苦了!”谭举任抬手虚扶一下,然后吩咐秘书上茶。

被谭举任称为成掌柜的来者,正是海汉安全部驻巴达维亚的负责人成大朋。四年前的巴达维亚战事中,正是成大朋在危险的战场上为海汉搜集了荷兰东印度公司与马打蓝国交战的诸多军情,而他也因为这期间的杰出表现得到了提拔,由一个小小的情报站站长升任为安全部南海司的副司长。

成大朋在前两年曾调回了三亚一段时间,隐姓埋名在安全部的办公室里坐镇指挥南海方面的情报工作,但仅仅只持续了大约半年多点,耐不住寂寞的成大朋便又主动申请调回巴达维亚,继续从事一线的情报搜集工作。

成大朋在巴达维亚战争期间便与现今的东印度公司高层人物结下了私人交情,加之他在战后的重建中提供了数量颇为可观的粮食资源,这让他在巴达维亚当地的社会上层中拥有了一定的声望。而东印度公司的官员们似乎也从未怀疑过这名汉裔商人还有另外一重敏感身份,对于他在当地的各种活动都是大开绿灯,极少会有人去为难他。

海汉在当地的情报机构除了关注东印度公司的各种动向之外,同时还依托巴达维亚这个贸易港为基础,逐步从爪哇岛向苏门答腊岛、小巽他群岛、苏拉威西岛及婆罗洲发展情报网络。虽然海汉在这些区域暂时还没有设立固定的殖民地,但相关的准备工作却是已经进行了一段时间。

而对于像成大朋这样远在爪哇岛的情报人员来说,距离最近的海汉殖民地大概便是位于马六甲海峡东端的星岛了,到这个方向的商港进行贸易时,成大朋也会瞅准机会到星岛这边拜会一下罗杰和谭举任。虽然这两位并非成大朋的顶头上司,但在必要的时候这可能就是成大朋唯一能够依靠的军事力量了,所以这份关系必须得维持好才行。

不过这趟成大朋来星岛倒并非完全的路过,却是带着目的而来。安全部目前在向苏拉威西岛和马鲁古海渗透的过程中,越来越多地接触到了西班牙的海上势力,而安全部里懂得西语的探子加起来一只手就能数得过来,几乎全部都是部署在马尼拉地区。虽说如今那边已经变了天,成了海汉的统治区,但上头并不打算将懂得西语的探子调到巴达维亚这边供成大朋差遣。原因无他,成大朋这边能获取到关于西班牙的情报实在太少,效率远不及吕宋岛方向,安全部自然是要将有限的资源投入到收获丰厚的地区。

对于成大朋的申请,安全部只是让他自行设法解决,同时给了他一个信息,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