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700章 国际地位(2/4)

大军也被拖在了辽东不敢轻举妄动,无形中救了大明一把。

不管怎样,大明总算是意识到了海汉武器在战场上所能起到的作用,并且要求费策贤在合适的时候继续向海汉申购武器装备。

什么是合适的时候?其实朝廷的意思就是只要海汉愿意出售,那么就尽可能多地收购,然后送回国内部署。但这差事说来简单,办起来却并不容易,海汉每年出售的武器装备都是限量的,这么多国家想买,那价格自然就会水涨船高。而大明购买武器的预算又比较有限,很难跟南海这些出手阔绰的国家较劲。去年交付的那批武器属于特供,如果是参与竞购的话,卖给大明的这个价格根本连边都摸不着。

所以费策贤虽然明知今天会有武器装备方面的竞购,但其实对此并没有抱太大希望,因为他知道就朝廷批下来的那点预算,实在很难从激烈的竞购中虎口夺食。退一万步讲,海汉人现在摆明了是对大明另有心思,人家凭什么还巴巴地凑上来给大明送武器,怕今后攻打大明的时候人死得不够多么?

费策贤越想越是悲观,甚至一瞬间都不太想去参加相关的活动了。但他也知道自己职责所在,必须要搜集这方面的情报。大明虽然暂时买不了更多的武器,但也还是得了解周边国家的武器装备状况。特别是在南边与大明有过数次交锋的安南国,号称是海汉铁杆拥趸,其军队编制和装备据说都与海汉一脉相承,考虑到过去与大明的旧怨,费策贤也必须得对其加以关注,免得哪天跟安南爆发战争,至少要知道对方的装备状况。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过在下午的军购洽谈会之前,还有一场商务部举办的招商会议,费策贤认为参与这个会议或许可以让自己稍稍放松一下心情。而且他也的确很想更多地了解海汉在商业方面的运作手段,虽然两国国情不同,但他相信一定有某些东西可以让大明效仿,以求在商业领域获得更快的发展。

会场便设在昨晚举办宴会的地方,不过此时早已经收拾干净,还特地熏香净化了空气,避免留下昨夜食物的余味。

费策贤到场的时候,已经有数十人入座等候了。这些人绝大部分是来自各个国家的富商,而像费策贤这样有官职在身的人员一般不会亲自参与其中,都是在外围就座看个热闹。只有少数比较特殊的招商项目,他们才会授意本国商人去全力争取。

对于进驻三亚超过一年以上的外交使节来说,这种活动已经算是司空见惯,并没有什么紧张的情绪。不过对费策贤以及刚刚抵达三亚的李希而言,这一切依然还是很新奇。或许正是考虑到了这一点,官方还专门给他们配备一对一的专人服务,在过程中可以随时根据他们的需要提供相应的说明。

不过因为昨晚宴会上的状况,李希看到费策贤还是觉得有些尴尬,上前见礼之后便匆匆离开。好在海汉官方也很体谅他的处境,今天的座位依然没有挨着费策贤,给他免去了不少麻烦。

费策贤看到李希的座位被安排到跟安南那位郑姓小王爷相邻而坐,两人见面之后有说有笑,不禁冷哼了一声。在他看来朝鲜人就应该保持对大明的效忠,即便现在大明的国势似乎不如海汉,那起码也得保持足够的矜持,怎能与安南这种与大明有宿怨的国家走得太近。

他可着实料想不到昨晚这两国的代表私下碰面之后,已经就未来的合作达成了初步意向,而这个合作关系当中,双方都没有去考虑大明朝廷会有什么样的感受,李希也认为只要海汉点头此事就可行。换句话说,其实没有人在乎大明会怎样看怎样想。

转眼开场时间便到了,主持这个会议的是商务部长施耐德。费策贤初到三亚的时候,对海汉让一个混血番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