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731章 跨国组合(2/4)

的碰头会并没有对驻军朝鲜一事得出最终的结论,但无论如何李希的提议也是算是一个不错的消息。而对于郑柞所提出的跨国组合贸易计划,陶东来的态度与施耐德一致,都认可了这条贸易航线的可行性。而且陶东来对海汉参有其中明显具有更大的兴趣,详细询问了郑柞打算如何安排船期,以及三方提供的船只比例。

不过这事既然还没有让施耐德下定决心派船参与,陶东来也不会在这个节骨眼表态乱了自家商务部长的阵脚,所以他虽然对郑柞的提议赞赏有加,却仍是没有作出明确的表态。这也让郑柞稍稍觉得有点失望,不明白为什么自己的计划明明得到了赞赏,这两名海汉高官却依然不肯下注。

这个话题倒也不是今天三方碰面的主要议题,所以在陶东来提了几个问题之后,便很快结束了讨论,将话题回到正事上来。

海汉与安南福建两地的贸易量都相当可观,而且历年来一直呈现上升的趋势,这些跨国贸易给三方都带来了巨大的收益,而每年需要增加或者调整的贸易项目,都会由三方代表共同议定。话说回来,也正是基于这样的贸易关系,郑柞才会有了牵头经营跨国贸易航线的设想。

海汉从这两地进口的主要是土特产和各种原材料,而出口商品则是以各种工业品为主,基本上就是以工业对农业的剪刀差来保证每年的贸易利润。安南和福建作为原材料输出地,对海汉的贸易一直都是保持逆差,不过好在海汉协助他们经营的盐铁等产业获利颇丰,而且福建这边进口的海汉商品还可以向大明内陆分销牟利,所以三方的合作一向倒是很平顺。

双方合作多年,各种报价也不会太离谱,一般互相审视一下报价,没有大的问题就直接当面敲定接下来这一年主要的进出口贸易内容了。当然在具体的经营项目上,三家对各种商品的定价还是会存在一定的争议,但最后都会互相让步,选择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价格成交。

不过今年许裕拙代表福建方面对海汉提出了新的要求:“家父希望贵国能向福建出口蒸汽机,价格方面好商量。”

郑柞也紧随其后:“这可真是巧了,家父也是有同样的想法,还望贵国能够开放蒸汽机的外销!”

陶东来与施耐德对望一眼,都是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一丝警惕味道。蒸汽机可谓是海汉工业的基石,也是穿越者们能够在这个时空完美复制出来的主要黑科技之一,对于蒸汽机的制造和使用,海汉一向都是将其列入到了严密的管制状态中,甚至连能够接触和使用蒸汽机的技术人员,也都是处于官方的监控之下。

至于对外出售?对不起,海汉从来都没有这样的打算。哪怕是已经报废的蒸汽机,也绝对不会流入到其他势力手中。

之所以要作出如此严密的监控,原因其实很简单,蒸汽机的结构和工艺并非不可复制,只要懂得了其运作原理,任何一国的工匠都可以照葫芦画瓢设计制造一款蒸汽机。当然了,简单的模仿品有没有实际的应用价值,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海汉高层当然不希望除自己之外的任何一国掌握了蒸汽机的制造技术,哪怕是铁杆盟友也一样。虽说福建和安南这两方应该不会对海汉有什么坏心眼,但如果他们掌握了这门技术,那说不定过几年就流失到某些西方国家手中了,这种状况是海汉绝对无法接受的。

按照原本的历史,欧洲人在本世纪末就会造出早期的工业蒸汽机,并在18世纪投入到广泛的应用领域当中。虽然海汉在蒸汽机的使用和制造上领跑西方的时间可能就几十年,甚至会因此而促进西方科学家对蒸汽机的研究进度,但这种先发优势足以让海汉在竞争对手进入这个领域之前就发展出下一代的动力科技。不过如果西方人提前几十年就得到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