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78章 于大山的私心(3/4)

的时候。

便听会议室中一个声音说道:“……下面我们商量下驻广办的人选问题。现在施耐德和何夕已经拿出了详细的人员配置方案,就等着我们派人去广州了,我先说一下他们的方案……”

于大山一听这声音便知是陶东来陶大人在说话,当下赶紧竖起了耳朵仔细听下去。他倒不是想要打听什么机密,而是纯粹地出于好奇,想知道这些海汉的长官们在开会时究竟是怎么决定事务,分配工作。

关于驻广办的人选问题,相关部门其实已经有所准备,也早就做好了人员备选工作。驻广办给出的这份人员配置方案,与各个部门之前的预计出入并不大。信产部出一人专门负责信息搜集和两地联络,海运部出一人负责安排广州方面的货运事宜,民政部出一人负责移民事宜,医疗部出一人负责卫生防疫,军警部出两人负责安全保卫工作。除此之外就是忠心可靠的归化民数人,去驻广办负责跑腿打杂之类的事情。

方案拿出来之后,相关部门很快就拿出了备选人员的名单,然后迅速确定了将要派驻到广州的几名穿越众。于大山这个旁听者也可算是第一批得知这个消息的人,不过他的注意力可没有放在那几个即将被派往广州的海汉首长身上——这次将会选拔数名归化民一同前往广州,这才是他所关心的重点。

在穿越集团登陆胜利港之前,于大山只是个普通的渔民,没有受过教育也没见过什么大的世面,但穿越众的到来在他面前展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他第一次知道了原来无桅无帆的铁船也可以在水上行驶,修堡立寨竟然如此容易,往年打得不可开交的黎苗两族年轻人居然能够一起为海汉人效命……有太多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在这几个月中,也让他看到了改变自己和家人未来的希望。

因为“从龙”的时间最早,所以于大山从一开始就得到了海汉人的重用,并且被长期树立为优秀归化民的榜样。于大山对于自己能够做到现在的程度已经十分满意,倒也没什么想当老爷的痴心妄想,不过对自己的儿子于小宝今后的前途,他的确是有更高的期许。

在于大山看来,海汉长官们分文不收便将于小宝收进了学堂读书识字,这绝对是一种仁慈的恩赐,而且他也看得出自己儿子在海汉长官当中很是受宠,不但经常能在一号基地内与长官们同吃同住,甚至还能骑着长官们专用的宝车座驾出行,这待遇在整个胜利港的归化民中也是少见,据说就只有于小宝和那位黎族长老的公子才能享受到。

海汉长官们究竟想做什么,于大山并不是太懂,但源源不断到来的移民和越来越多的出产,以及其他各种各样的迹象让他意识到海汉长官们绝对不是甘于据守一地的小小海商,现在就连崖州的水军把总也三不五时地来胜利港朝贡——于大山可是看到过好些次,那位被海汉长官们放回去的罗把总在回到胜利港见到海汉首长时脸上那种卑躬屈膝的表情。

还有那个一到胜利港就被圈禁起来的魏巡检,虽然对方多半已经记不起自己这个平民百姓了,但于大山可是记得前两年在从崖州回来途中被对方搜去了辛苦卖海产换来的二两银子,那次经历气得他回来之后大病一场,差点连性命都丢了。但这家伙到了胜利港之后却半点也嚣张不起来,每天只能在划定的区域内活动,这样的处理措施看得于大山很是解气。于大山甚至可以预计,要不了多长的时间,那位魏巡检脸上的表情就会慢慢变得跟罗把总一样了。

安南移民的到来,让于大山意识到原来海汉长官们去安南国设立的据点已经获得了成功。而广州客商的船队到访胜利港,则是象征着本地已经与广州这个据说是南中国最大的城市建立起了联系。海汉长官们还能做出多少出人意料的事情,于大山不知道也想象不出,但有一件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