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815章 学习与效仿(2/4)

,相信崔大人也很明白其中道理。”

海汉抛出的产业合作计划,本质上就是要用钱来解决朝鲜目前存在的诸多问题,提振经济充实国力,然后再慢慢筹划其他领域的发展。类似的计划在福建、安南等地都已经收到了极好的成效,所以可行性是极高的,只需根据朝鲜的情况作出一些局部调整就行了。但这套方案要奏效,必须得到朝鲜的充分配合才行,而目前的状况就是朝鲜既不反对,也不急于推动实施,这让急于完成谈判任务的两名海汉将领的耐心也越来越少。

在此之前,他们已经跟朝鲜人磨了几天的嘴皮子,其实这些道理早就翻来覆去说过好几遍了,甚至在更早的时候,与金尚宪做前期沟通就已经谈及过这些话题了。

崔鸣吉也感觉到钱天敦语气里的不耐,略带歉意道:“在下只是想要进一步确认,这些措施真的能给我国带来预期的变化。”

钱天敦正色道:“贵国的谨慎我能理解,但我们也没有那么多的耐心一直等着,如果贵国觉得合作不妥,我们也没有打算勉强贵国,但至少要给出一个态度明确的答复,仅此而已。”

崔鸣吉道:“合作自然是要进行下去,只是战后有诸多事务要处理,所以才会将相关的谈判推迟了,钱将军勿急,近几天就会有结果。”

崔鸣吉其实希望通过这次私下会面从海汉人这里获得更多有价值的信息,但说实话到目前为止都收效不大,这两名海汉武将没有过多谈及两国国策的差异比较,而是努力在把话题引向促成合作计划。

仅从有限的谈话内容来看,崔鸣吉认为对方并不看好朝鲜照搬海汉的发展模式,海汉人或许是对的,但这同时也意味着朝鲜不可能像海汉一样飞速发展,国王想要的赶明超清,恐怕十年八年内是无法实现了。最理想的结果,大概也就是像安南一样,成为海汉的亲密盟友,今后再遇到北边的邻居不老实,也不用再担心势单力孤没人帮忙了。

至于经济领域能够有什么样的发展前景,以崔鸣吉的见识很难有具体的目标。他只知道海汉精于海上贸易,而且国内极为富庶,京城三亚号称南海第一自由港,但到底有多繁华,没去过三亚的人是很难想象出来的。李希从三亚发回的资料倒是建议朝鲜尽量在经贸方面配合海汉,只是书面文字的描绘,又怎能体现出三亚的真正面貌和海汉的真实国力。

三人推杯换盏一番之后,王汤姆主动提及了另外一个话题:“国王陛下这两天都安排三位王子旁听谈判过程,看样子也是不遗余力地在培养他们处理政务啊!就是不知道哪位王子在治政方面更有天赋一些?”

实际上这三兄弟中除了老三李濬岁数比较小,老大李溰已经二十五岁,老二李淏也已年满十八,完全有资格参与到议政的环节了。当然了,王子们能参与到什么程度,那还是要视李倧的态度而定。

崔鸣吉倒是预料到海汉人会打听关于三位王子的事情,所以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也是滴水不漏:“世子年纪最大,接触政务的时间也最早,是以经验最为丰富;凤林大君聪颖好学,处事沉稳;麟坪大君年纪尚幼,未来可期。若说治政天赋,倒也不好说孰强孰弱。”

崔鸣吉油滑的回答自然无法让王汤姆感到满意,当下便又追问道:“那崔大人觉得,哪位王子更适合学习我国的文化知识?”

崔鸣吉不解道:“王将军这是何意?”

王汤姆解释道:“事情是这样,我接到三亚的通知,执委会希望贵国能派出王子,名额不限,前往三亚进行为期两年的留学。在此期间我们会为王子提供学习各种先进知识的机会,安排游历海汉治下各地增长见识。刚才崔大人提到的治国理政方面,也可以安排留学王子在胜利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