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2225章(2/4)

盾护运的两支队伍参与活动,但没想到除了这两支队伍之外,竟然还有来自江浙、山东、辽东三地的另外三支队伍参加。

这三支队伍都是以当地民团的名义向海汉派出留学人员,费策贤不太清楚江浙、山东两地的民团背景,不过辽东的情况,他倒是能猜到七八分。

海汉军进驻辽东已经有两年多快三年了,这期间除了从北方搜罗的战争难民之外,海汉还在大明眼皮子底下做了一件大事,便是将原大明所属的辽东东江镇军民全部迁到了金州安置,粗略估计也有上万人口。

而当初由明将毛文龙所创立的东江镇,也就此完成了历史使命,被海汉全盘接收下来。大明朝廷因为无力影响辽东局势,也只能是对此装聋作哑,捏着鼻子吃了这个亏。

费策贤估计以金州民团名义送来三亚接受军事培训的这些人,恐怕多半不是什么民间人士,而是当年东江镇所属的明军军官。只是这些人一直都待在鹿回头基地里,他也没有什么途径能够接触,因此无从确认这些人的真实身份。

这么一算下来,有五支队伍是来自大明,其中辽东、福建两地的队伍,大概率便是由明军的人员组成。但讽刺的是这些队伍都不是代表大明出战,就连在场的这些贵宾,也默认其上司是许裕兴、李奈之流,而不是费策贤这个正牌的大明使臣。饶是他能够勉强忍下这口气,当下脸色也好看不到哪里去了。

费策贤的心理非常矛盾,一方面他认为这些私自参与海汉活动的队伍都是里通外国的行为,作为官方代表必须要坚决予以谴责;另一方面他又希望这些队伍能够取得好的成绩,这样至少还能证明大明的实力仍在安南、朝鲜等番邦小国之上。

或许是因为费策贤的身份太敏感,又或许是真没什么人把他放在眼中,在赛事进行期间,也没什么人主动跟他交流看法,仿佛大家都没意识到费策贤才是在场职位最高的大明官员。

而费策贤也很难在这种场合强调自己的存在感,因为那样很可能会让局面变得更加尴尬。现在大家还可以装作他是透明人,一旦他主动打破这种微妙的气氛,那就相当于是在逼在场的人站队。但以大明今时今日的状况和影响力,恐怕这些人都会毫不犹豫地站到海汉一边。特别是那几支来自大明的参赛队伍,他们一旦表明立场,那丢脸的可不仅是费策贤,还有他所代表的大明王朝。

费策贤当下只能克制住满腔怒火,将注意力集中到赛事中,默默记下各支队伍的表现,并用自己有限的军事知识,来判断各支队伍在这些项目中所展示出的战斗力到底是什么水平。

而真正让费策贤大吃一惊的,同样也是上午的比试结束后海汉展示狙击兵作战的一幕。虽然展示打靶的距离不算太远,但按照海汉人的说法,这种精准射击的有效距离应该远远大于展示的效果,这可就很吓人了。

即便费策贤的军事知识有限,也能想象这种武器在战场上的效用。比如在攻城战中从城外直接击毙了城头上毫无防备的高级指挥官,又或是在某些重要人物出巡的场合,从远距离一枪将目标狙杀,这样的场景可谓是防不胜防,只看海汉愿不愿意使用这种非常规的作战手段了。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实施这种作战的特殊人员似乎也很难训练,否则以海汉的暴发户作派,当时就应该拉出百十号狙击兵,然后请在场的贵宾从中间随便挑几人出来打靶,让大家意识到海汉的战力储备是何等恐怖。

而且海汉人明显不打算把这种特殊的本领外传给其他势力,哪怕是与其关系最密切的盟友,看样子也显然没什么机会向海汉学到这种特殊的本领。至少这种手段不会在短时间内流传开来,那么对大明所造成的威胁也会相对小一点。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