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2239章(2/4)

/>

张金宝道:“市长大人放心,执委会的宁大人已经知晓此事,他也并未反对在下的构想,只是叮嘱了一些需要规避的问题。”

张新这才面色稍霁,点点头道:“报备了就好,不然回头宁崎查问起来,怕你不好交代。”

对于现阶段的海汉来说,教育资源的供需状况肯定不算平衡,距离执委会想要推行的普及教育还相距甚远。在这种情况下琼西书院想到大明去开设分院,会有资源外流之嫌,执委会按理说是不会同意这样的方案才是。

但张金宝肯定也不敢捏造宁崎的表态,因此他的办学方案应该是已经获得了执委会的认同。张新一时也没想明白,为何宁崎会同意张金宝的想法。

事实上在张金宝的构想上报之后,执委会内部对此也曾有过截然不同的两种看法。其一自然是认为这会让国内本不充裕的教育资源外流,削弱自身的同时还白白便宜了大明;而另一种看法则是认为可以借助办学的名义,进一步加强海汉的文化输出能力,并且在教学中加入更多的意识形态宣传,让大明的学子对海汉心生向往,并鼓励这些人到海汉深造或就业,这样也可以起到促进高素质人才移民海汉的作用。

后来还是第二种看法占据了上风,执委会认为琼西书院的做法就算在今后被证明成效不佳,但至少也是一次有益的探索。更何况琼西书院是民办书院,官方并不需要在这个过程中投入资金,只要尽到监管指导的责任就行了。

如果后续的办学方向有可能会损害到海汉的利益,那也可以随时通过行政手段叫停琼西书院的行动。

当然这中间的种种考量,宁崎也没有对张金宝和盘托出,只是告诉他可以去操作这件事,但需要遵照保密制度,确保那些敏感的技术内容不会通过书院的教学措施流入大明。此外教学内容和学生管理制度也必须要按照官府的指导,进行一些细微的调整。

宁崎的要求在张金宝看来完全不是问题,而他也没有真正意识到官府的监管权所蕴含的隐藏风险,只是认为这个项目已经得到了官方首肯,那么接下来的运作应该就不会再有来自官方的阻力了。

而张金宝也需要一个成功的范例来证明自己的连锁办学构想是可行的,如果在广州的分院能够成功开办,那么今后便可尝试在更多的地方开设分院了。官方一松口,他就决意一定要设法将这个构想实施。

而只要不影响到儋州本地的文教环境,张新倒也不介意张金宝在外折腾。再说张金宝找到的合作伙伴也极为可靠,张新就算不信别人,也绝对不会怀疑李奈在经营方面的眼光和才能,既然李奈也看好这个项目,那就说明的确是有比较大的可行性了。

关于琼西书院和福瑞丰联合办学这事,张新略微过问一下之后,便没有再作深入探讨了。既然是执委会已经点头认可,那他当然也不会再有任何反对的意见。

张新今天宴请李奈想要讨论的主要问题,跟琼西书院其实没有太直接的关系。

“上次我们商谈的项目,三少爷考虑得怎么样了?”谈论完琼西书院的事情后,张新便主动转移了话题。

李奈应道:“市长大人所说的那些基建项目都是造福儋州民众的好事,福瑞丰当然也很乐意参与。只是这些项目的投入甚大,恐怕调拨资金会有些问题。另外这么大的基建项目,如何有效监管也是个问题。”

张新道:“这个倒无妨,这种耗资巨大的基建项目,本来也不准备只让你们福瑞丰一家承担,到时候会成立由儋州管委会牵头的项目理事会,按照出资比例来确定各家的股份,并监管工程的实施情况。具体有什么要求,三少爷都可以向我提出来再作商量。”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