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2264章(2/4)

是拥立两位大君的传闻,我们就听说了不下十种版本,有说两位大君各自指挥了部分军队展开厮杀的,有说金尚宪崔鸣吉两位大人分别拥立两位大君的,还有说作乱者是打着两位大君的名号行事,但实际上已经秘密将两位大君囚禁起来……总之传闻太多,真假难辨,我们考虑到其中的风险,也就没有冒然展开行动。”

李凒听了之后也颇感无语,但又觉得客观事实应该便是如此。要说满朝文武全部都参与了造反,那显然不合情理,应该有一部分人是被乱党控制住城防之后没能逃出来。但事情发生到现在已经过去了一个月的时间,如今竟然连这场叛乱的主使者是谁都还没有一个定论,这未免也太奇怪了。

李凒问道:“那在此期间,汉城方面难道就没有人主动与你们取得联系,请你们出兵协助平叛吗?”

王汤姆道:“不但有,而且为数不少。以各种名义来向我们求援,要求我们出兵消灭谁谁谁的,这样的求援信我们几乎每天都会收到。这样的手段应该是为了干扰我们的判断,让我们无从在短时间内确认真正的作乱者到底是谁。”

李凒叹道:“这些乱党竟然盘算得如此周全,看来也是策划已久了!”

在李凒看来,乱党要作乱夺权,终究必须还得寻求名正言顺的上位途径。放在以前就是要逼迫先王退位,否则权力更迭就不合法度情理,而如今又多了一个条件,那就是继位者必须要获得海汉的认可和支持,否则即便强行坐上那个宝座也难以服众。

这还与以前朝鲜国王登基要寻求大明的正式册封有所不同,大明对朝鲜的权力更迭并没有太多的介入,基本上也就只是走走过场而已,但如今取代大明宗主国地位的海汉可就不一样了,常年在朝鲜境内驻有重兵,而且北方边境的守卫也需要依赖海汉海军的协助。

此外海汉如今在朝鲜经营有许多产业,可以说朝鲜的权力更替与海汉的利益是直接挂钩的,想要好好统治这个国家,没有海汉的支持只会寸步难行。

如果新国王没能获得海汉的认可,那海汉甚至不需直接动武,只要撤去替朝鲜在鸭绿江流域遮风挡雨的海军部队,就能让清军代为出手好好教训一下不开眼的新统治者。

而目前海汉驻军两位将领的态度显然更倾向于支持李凒复国,在这样的形势下,作乱者想要获得海汉的认可就难了。而且海汉军已经来到了汉江口的江华岛,随时都有可能对汉城采取武力手段,要说城里那些作乱者对此毫不慌乱肯定是骗人的。

为了延缓海汉军可能会采取的行动,最有效的办法莫过于将局势弄得越扑朔迷离越好,扰乱海汉军的视线,让其无从判断真正的对手。就王汤姆所说的情况来看,那些作乱者对此显然做足了充分的准备,以至于海汉军在汉江口守了这么久,却仍摸不清汉城内乱的具体状况。

当然了,海汉这边也并不急于要平息事态,汉城虽然乱了,但距离海汉经营众多大型项目的大同江流域却有数百里之遥,而且作乱者根本不敢靠近海汉军直接控制的这些区域,因此对海汉的影响在短期还不会太显著。

而在汉城落脚的海汉民众基本都已经平安撤了出来,虽然经营活动暂时受到了比较大的影响,但人身安全倒是无虞,加之有海汉军撑腰,因此很多人也并未选择逃离朝鲜,而是来到江华岛暂住,在海汉军的庇护之下继续观望形势走向。不过是李倧一系复国成功,还是作乱者夺权得手,终究都还是要跟海汉继续做买卖,到时候这些海汉商业机构也会陆续恢复正常经营。

既然己方无大事,王汤姆和钱天敦也就乐得在江华岛继续看戏,顺便等待李凒从海汉赶回来。不管李倧和两个儿子生死如何,海汉军这边有王世子在手,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