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229章 进口矿产(2/4)

海汉人所列出的求购物资都是一些原材料或者半成品,其中有不少是属于矿物,自己并不熟识。而海丰号所在地的各种农产品、海产品,却都没有在海汉人的求购清单上。

“这上面所列的多种矿物矿石,在下多半都并不认识,这可如何是好?”王勤不禁有些急了,好不容易才见到了海汉人,如今这该买的没买到,能卖的自己又没有,难道这生意还没开始就黄了?

“请问王老板,贵商号是不是出自惠州海丰?”施耐德问道。王勤先前呈上的拜帖很清楚地写着“惠州府海丰号”,故而他会有此一问。

王勤点头道:“正是。”

“查查海丰的物产。”施耐德向何夕点头示意道。

何夕起身走到书房另一边,那边有屏风遮住视线,王勤只听到传来轻微地噼噼啪啪一阵声响之后,何夕便从屏风后面走了出来。

“海丰还是有点搞头的。”何夕笑嘻嘻地对施耐德道:“当地锡、铅、锌都有,其中锡矿的蕴藏量最大,而且品质不错,连矿石都可以直接收购。”

锡在这个时代也并不是什么稀罕物,作为五金之一,锡器在民间的使用率非常高。但穿越集团打算进口锡矿,却并不是为了用来打造锡器。

军工部门一直在嚷着要量产青铜炮,但因为矿产资源的缺乏,却只能停留在样品阶段无法量产。而铸造青铜炮所需的原料青铜,其实质便是铜锡合金。青铜的铸造性能和散热能力都比铸铁好得多,铸造武器的难度比铸铁小得多。另外青铜火炮的含碳量低不易擦出火星,在安全性上也优于铸铁火炮。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重要的是在同等口径之下,为了防止炸膛,铸铁火炮必须加长加厚炮管,而青铜火炮因其材质优势可以把炮管造得更薄更短,这样炮身的重量就变得更轻,不管是陆军炮还是海军炮都能因为这个技术进步而获益不少。而在目前炼钢规模和钢铁加工水平不足的情况之下,青铜炮显然是军工部门一个极好的选择。除了武器之外,青铜还可以用于制造耐磨零件和耐腐蚀的装备,比如各种机械轴承和化工用到各种容器,这些工业方面的用途甚至远远超过了军事领域。

而被称为“海军黄铜”的锡黄铜,其中就需要锡、锌两种海丰出产的矿物。这种合金因为其耐腐蚀能力极强,可专门用于制造船舶零件——比如海运部计划将战船的吃水线以下部分全部包裹铜皮,所需用到的材质便是这种锡黄铜。

另外工业部与信产部联合建设的造纸印刷项目,目前也已经进入到了印刷工艺的研制阶段。活字印刷术从发明到现在已经经过了好几个世纪,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不过木活字、泥活字和陶活字在历史进程中都纷纷被淘汰掉,在后世广泛使用的铅活字,却是15世纪的德国人所创造出来的,而这种铅活字,其实便是铅锡合金。

文化输出作为穿越集团的重要对外策略之一,一向都得到了执委会的重点关注。为了体现出海汉文化的高大上形象,印刷品的质量必须要大大超过同时代的竞争者,铅活字这种装备肯定是得一步到位。执委会对此可谓不遗余力,为了让冶金车间能早日制造出合格的铅锡合金,崖州市面上的锡器几乎都被搜刮干净了——当然其中的大部分还是分润给了军工部门造青铜炮去了。

执委会将文化输出的优先性甚至排到军事输出的前面,紧紧跟随着商品输出。在执委会的远景构想中,这种文化输出可不仅仅只是针对于大明,而是要立足于全球化的角度,向所有的国家和地区投放。有思想较为激进者甚至在论坛上声称,要让“四大发明”重新定义这个世界——让我们带着指南针走遍这个世界,用火炮征服每一寸土地,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