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2373章(2/4)

种蒸汽交通艇了。听说在卑职调来半年前,才用这种交通艇替代了以前的型号,溯溪去上游的速度要较以前快了一倍有余。”

刘山夏好奇地追问道:“那这些蒸汽机的维修保养,也是你们自己在做?”

高枞摇摇头道:“我们只学了日常的操作和简单的维护,修修补补的工作,是由采油区的工程师们负责。说来惭愧,卑职其实是调到苗栗后,才有机会接触到蒸汽机,如今也只会基本的操作而已。”

刘山夏恍然,采油区那边各种机械设备不少,自然会有一批受过专门培训的技术人员常驻,他们肯定要比高枞这样调来此地才开始接触蒸汽机械的军人靠得住。再说这些船用蒸汽机造价不菲,估计也不敢随便交给军人练手,所以出了问题还是得靠专人负责维修。

在刘山夏去过的海外殖民地当中,配备了这种蒸汽动力交通艇的地方可并不多见,但这与本地低水平的基建设施也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刘山夏转头张望了一下附近区域,视野可见的范围内房屋并不多,码头上也没什么像样的装卸设施,很难说这究竟是故意的伪装,还是本就没有投入足够的资金来完善基建。

公务船上设施齐全,有专门用于装卸货物的吊具,所以刘山夏一行的行李转移上岸并没有花太长的时间,倒是搬运到交通艇的过程耗时更多一些。就算全程都有高枞手下的士兵帮忙,最终也还是花了一个多小时才完成了所有物品的搬运工作。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艘公务船在完成这段任务之后,就将离开此地继续执行下一个任务。而刘山夏等人则需要先完成在苗栗的任务,然后才会由海运部协调安排船来接他们回去。

交通艇上的蒸汽机已经提前预热了许久,等到东西装完,也就可以立刻出发了。刘山夏在高枞的陪同下登上其中一艘交通艇,发现甲板上还专门给他准备了一张藤椅,虽然条件简陋,但也算是给他提供的一项特殊待遇了。

清点人数之后,高枞便下令出发。操作蒸汽机的水手鸣响汽笛,拉下阀门驱动螺旋桨,船尾便立时腾起了阵阵水花。在蒸汽机的轰鸣声中,三艘交通艇鱼贯驶离了码头,溯溪向东缓缓行进。

交通艇上安装的蒸汽机在运行原理上与火车的蒸汽机车头其实大致相同,只是驱动的末端由车轮换作了螺旋桨。当然船的航行速度远远无法与奔驰在铁轨上的火车相比,刘山夏估算这航速大约也就只是五六节的水平,考虑到是在溯溪逆流而上,而且还装载着人和货物,这样的航速倒也可以接受。

刘山夏抬腕看了看手表,对高枞问道:“中午能到吧?”

高枞点点头道:“路上大概要两个小时多一点,中午之前肯定能到。”

“那还好。”刘山夏微微点头表示认可。这一路从三亚到苗栗,他已经在海上晃荡了多日,刚才踩上码头的时候脚底下如同踩在棉花上一般,实在不想在船上继续待下去了。事实上刚才在码头如果能有走陆路的选择,比如乘坐马车前往采油区,那他肯定就不会上这船了。

但很显然本地的陆路交通状况并不理想,而这也正是他来到这里的主要任务。途中闲着无事,刘山夏便向高枞了解起本地目前的交通和货运状况。

海汉在苗栗的人口有九成都集中在内陆的采油区,所以现有的基建工程也都是以采油区为中心。而采油区目前的产能其实很有限,因此相关部门也一直没有在运输方面投入太多资源,直到这次执委会决定加大对这一地区的开发力度,才真正将运输相关的基建工程列入到计划中来。

本地其实也有采油区至海岸的陆路通道,但由于本地人口高度集中,且处于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