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483章 海盗袭扰(2/3)

官兵剿杀这些无法无天的海盗。

儋州官府对于这种事却并没有什么太好的处理办法,派兵去打吧,儋州并没有独立的水师驻军,还得向府城那边求援。然而援兵也并不是那么好请的,先给开拔费用,人家那边才会开始集结部队。而且过来打海盗期间的费用,那都得儋州地方上来负担,这笔钱谁来出?就算能筹出这笔费用,那海盗在海上来无影去无踪的,水师上哪儿剿去?要是十天半个月都没下落,那是继续在海上搜还是打道回府?如果没个结果就偃旗息鼓,那前面请援兵花的钱不是白费了?

于是儋州官府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安抚受害人,表示一定会追查海盗下落再加以剿灭。至于后续该怎么办理,那只能拖一天算一天了,除非是海盗上了岸,否则儋州官府也的确没辙。

不过作为詹家船行的生意合作伙伴,海汉人在这个节骨眼上倒是自己主动跳了出来,声称可以协助官府剿灭海盗。但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允许海汉的战船进驻儋州湾。

儋州官府这帮人倒也不是傻子,自然不会同意这种非分的要求——你们海汉人在南边搞什么事,那都是崖州的人背锅,我们管不着也不想管,但休想把那套玩法照搬到儋州这边来。

驻儋办虽然碰了钉子,但也并没有表示出任何的不满,只是声称一切遵从官府的意见,但如果官府认为有必要请海汉民团出手协助,那海汉这边随时都可以出兵,而且不需花费官府一两银子,所有消耗全部自行承担。另外驻儋办也很大度地表示,对于这次因为海盗事件而遭受损失的货物,不会向詹家船行索取任何形式的赔偿,反倒是掏了两百两银子,对事件中受伤和死难的船员给予抚恤。这种公开表态也赢得了儋州各界的一致赞扬,认为海汉执委会果真是识大体顾大局,不愧为地方士绅的楷模。

儋州外海当然不会有什么海盗出没,就在距离儋州湾仅仅40海里的昌化港,就驻扎着两艘“探索级”战船,专门负责昌化南北两边海域的安全事务。如果这附近的海岸线还有海盗,大概早就已经被民团拿来刷经验用了,哪还会有出海打劫的机会。

所谓的海盗洗劫,自然是有关部门导演的一出好戏。詹家船行作为海汉的主要贸易伙伴之一,执委会向其借一艘货船只是小事一桩。至于说船上的各种战斗痕迹,死伤的船员,也统统都是伪装作戏而已。但这种把戏几乎不会有人去怀疑其真实性——被海盗抢了又不是什么好事情,编造这种骗局能有什么好处可言?

但在不知不觉之中,儋州的官府和民众都无意识地接收了一个重要的信息,那就是儋州附近有海盗在进行半公开的活动,甚至已经逼近了儋州湾。而且有很多人都注意到,儋州官府对于这件事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或者说他们对此事的重视程度甚至还比不了海汉这个不相干的外来户。

儋州的知州大人大概认为拖一拖就好,说不定过几天这些海盗就挪窝了呢?毕竟儋州又不是什么油水丰厚的地方,最近这一两年更是连盐和煤这两大支柱产业都已经停产了,如果不是海汉人的到来重新拉动了本地的商贸活动,那这地方的衰落几乎就只是时间问题了。

然而儋州外海所发生的海盗洗劫事件却并非偶然,没过几天,在儋州以东的临高、澄迈附近的海上,两艘从广州驶来的货船也同样在海上遭遇了海盗。这次货船没有能够幸运的逃脱,船上的值钱货物被洗劫一空,抵达儋州的时候,就只剩下一些不太值钱,用作压舱物的矿石。好在这两艘船在被洗劫的时候没有人采取强硬的抵抗措施,因此船员们只有几人轻伤,无人遇难。

而这次遭受抢劫的船东和船员提供了更为详细的海盗信息,据说这帮海盗并不是汉人,而是来自于大明与安南交接的地区。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