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872章 台北建设(2/3)

停靠军方的作战船只,所以对工程质量的要求比民用码头更高。军方和建设部给出的时限要求在年底前完成一期工程,然而现在到年底只剩下四个月时间,工程的进度却仅仅只完成了三分之一,要是以此速度持续到年底,将肯定无法完工,而李毛仔这个监工届时也要背负一定的责任。

李毛仔对此自然是很着急的,他来台湾的初衷就是为了能在这边凭借自己的表现,混个高级劳工职称,否则结婚成家都是难题。由于海汉前几年引入了大量的男性青壮移民作为劳动力,如今的海汉治下地区男女比例依然严重不平衡,大量的单身汉难以解决个人问题,而适婚年龄的女性家中往往就会待价而沽,有资本对男方挑挑拣拣一番,须有归化民的身份自不必多说,能有干部或者高级技术工人职位的,因其享受的福利待遇更好,所以也在这个市场上相对更吃香一些。

李毛仔因为过去的黑历史,升任高级职称的难度要比普通人更大,对工作的容错率也就更低,所以他也只能将压力转移到手下的苦役身上,押着这些人加班加点地施工,争取能赶在年底之前完成任务。

“别停下来!你们这些懒鬼,抓紧时间干活!”李毛仔手里拿着一根短皮鞭,在工地上一边来回巡视一边喝骂着苦役们:“你们别以为这里就是最苦的地方,没被送去山里挖矿算你们命好!告诉你们,谁偷懒最多,老子就把谁送去挖矿!”

李毛仔所说的“挖矿”自然便是指距离鸡笼港十几里之外深山中的金瓜石金矿了。金瓜石矿区自今年三月开始开采,至今已有四个多月的时间,先后有上千名苦役被投入当地劳作。但当地实际劳作的苦役人数却一直都只有五百左右,原因就一个,当地恶劣的环境和超强的劳动强度让苦役劳力的死亡率一直居高不下。按矿山部门的统计,有大约十分之一的苦役在进入矿区劳作的一个月之内就挂掉了。而从开采到现在一直存活的苦役,仅仅只有大约二百人。

对于被送到鸡笼港的苦役来说,分配去矿区几乎就意味着有去无回,所以能够留在码头上打木桩抬条石,反而成了一个相对较好的安排。但相较于海汉军在浙江占下的地区,鸡笼港的基础显然要差了许多,西班牙人在这里统治期间仅仅就只是在位于港湾出口的社寮岛上修筑了一座圣萨尔瓦多城,而且到海汉攻占这里的时候都还没有完全完工。至于码头设施就更差了,西班牙人仅仅只是将这里当做了一处锚地,而非军事基地或者商贸港口来进行规划和建设,简陋的码头甚至还比不了海汉初期在珠江口修筑的万山港。

至于本地的另一个麻烦就是附近的土著居民。鸡笼港附近是巴赛族的聚居地,三貂社、金包里社和大圭龙社是本地最大的三处部落。这些部落仍处于母系社会,与外界文明很难融合。海汉在金瓜石地区开采矿山的举动,在崇尚自然的土著眼中就是一种十分不妥的入侵行为,开采初期曾发生过好几次土著袭击矿区工地的事件,并且给海汉一方造成了实际的伤亡。其后海汉也果断采取了一些还击措施,打死打伤了一些土著中的激进分子,并且在矿区周边设立了预警隔离区,对进入这一区域的土著实施无差别打击。

巴赛族很快就意识到,这群赶跑西班牙人的新面孔不好惹,而这种对抗所引发的伤亡也是他们无法承受的,之后便逐渐终止了对矿区的袭击活动。不过到目前为止,双方之间也仅仅只是保持了最基础的和平而已,这几个部落与海汉还没有实现官方交往,更谈不上任何的合作关系。这也使得海汉原本指望利用本地土著补充劳力的想法基本落空,至少短时间内还看不到实现的可能性。

虽然巴赛族并没有给矿区开采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但的确是影响到了矿区的生产开发进度。不过好在金瓜石矿区的矿脉大多埋藏较浅,无需挖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