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636章 召回令(2/4)

电报,游击运动指挥部总是第一时间接收,情报将进行汇总在送到斯大林的办公室。游击运动指挥部在直辖范围内有着充分的自由权力,波诺马连科太明白斯大林的态度,游击运动搞得好才是一切的关键。

“他们损失很大的同时也接收了至少三万难民,游击共和国的人口达到十万人规模,万幸的是他们的粮食足够养活这么多人。他们两天前还召开大会,别列科夫同志在会议上提出了一套发展战略,即是将游击共和国作为粮仓、军工厂、医院和食盐生产基地,以长期稳定的供应自身与其他部队。”

“等等,您刚才说什么?食盐生产基地?”

“对!”说到这儿,斯大林也难掩心中的激动,“我知道他们开了一个会,我派遣的那位专员发来的情报说明了这件事。但是盐是怎么回事?”

“他们发现了一个盐矿,以后的量产只是时间问题。因为对平安越冬的担心,他们又组织了全民捕鱼的行动,试图用挖到的盐大规模加工腌鱼。”

(波诺马连科说起盐矿的时候,游击共和国的食盐精炼厂才还在最后的兴建期。萨林奇金发给莫斯科的电报,其内容首先要经历内务部的审核,删删减减后将内务部认为有价值的信息提交给斯大林。)

“这……这些情况,我竟浑然不知!”斯大林因为惊讶,他浓厚的眉毛竟在颤抖。

波诺马连科趁机调侃:“也许,那些同志认为我刚刚所述的问题都是些小事,不必呈报于您。”

“不!粮食的事情从不是小事!”

朱加什维利自己是苦孩子出身,知晓底层人民疾苦,他渴望改变沙俄时代的一切。他追随列宁渴望理想的未来,但他也意识到革命不是请客吃饭。正如他的化名“钢铁”,朱加什维利成了铁人,他以钢铁的意志发动了针对托派的斗争。

所以,有的人称呼他为新的伊万雷帝,或是新的彼得大帝,或者干脆谓之暴君。

事到如今,世界大战中的苏联,又到了一年的麦收季节。因为男性劳动力纷纷成为士兵,粮食大幅度减产不说,集体农庄的生产主力变成了女人。在今年麦收结束后,根据农业部门提交的计划,1943年的春耕,相当多的土地将用于种植更高产的马铃薯。

马铃薯,穷人的保命粮食!

斯大林完全支持这一提案,虽然美英的粮食持续援助中,能拯救苏联的还是苏联人民自己。至少苏联还有一些海上交通线能源源不断的获取盟友援助。

至于游击共和国,三次空投主要是武器弹药和御寒衣物,能够养活十万人过冬的粮食的确是他们自行生产的。

“他们能自行生产食盐,真是令人欣慰啊。这样我们未来给他们的空中补给,飞机就有更多的空间存放武器弹药。”

波诺马连科继续说:“我认为粮食方面他们完全能够自给自足,并能持续扩大耕地面积,他们的存才将极大程度削减其他游击区的后勤压力。所以为了游击共和国具备更大的战略价值,机场真是飞修不可。”

“很好,我给予他几天时间……”斯大林看看挂在墙上的日历,“就这样吧,在九月之前,他们必须修建一座机场。一座可以起降运输机的机场。”

“他们一定可以完成!”

“呵呵!别列科夫,他必须完成。”斯大林微微挑起嘴角,他想起了一年前的事情。“别列科夫,这个中国人一开始拒绝了我的召回,也许那时候他的确没有机会回到莫斯科。根据我派去的萨林奇金的报告,当时的别列科夫主观上就不打算回来。

我已经给萨林奇金发去电报,令其将召回的事透露给别列科夫,希望这一次他能想明白。

突击建造一座机场,这是一个死命令,别里科夫必须回来。对了,我得特别警告他,回归莫斯科有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