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一百一十九:关二郎到京(2/3)

时间也是心力交瘁。听到福哥儿说无事,也只是放松一些。到现在也没个结果,到底是悬着心。也不知道皇上到底是个什么意思啊。一直这样拖着,晚上连个觉都睡不好。

温婉没回京城,听到夏影说皇帝压住这个案子没审。温婉知道皇帝是准备让平尚堂多吃些苦头。≧≦笑了下就将这些事丢开了。

平尚堂归京不到五日。派往海口的钦差回京了。钦差上折子,说御史弹劾的都是假的。是诬陷。

皇帝看完折子大怒,当下就将钦差打入天牢。皇帝这一举措闹都人心惶惶,因为众人闹不懂皇帝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还没待众人反应过来,皇帝又重新派了新的钦差去海口彻查此案。这次派遣的钦差有些意思,是镇南侯徐仲然。

温婉听了这个消息,思索了。

夏瑶觉得皇帝派徐仲然去海口,很有深意:“郡主,皇上派谁不成,为什么要派徐仲然去海口。”徐仲然在夏瑶的印象之中,算是个好的。但是也仅仅算是好的。并没有太过出众。加上这几年也沉寂下来。关注的也就少了。

温婉这会已经琢磨出大概了:“怕是灏亲王想让徐仲然留在海口了。海口这块大肥肉,还是很有吸引力的。≧≦不过若是让徐仲然担任海口的府台,也是不错的。”镇南侯听着好听是侯爷,但只是虚爵,而且还是最后一代。可以说在之前镇南侯只是一个爵位,无权也无势。而海口的府台是实缺,而且还是天下第一的肥缺,正四品的官员。若是在京城这个官位不算大,但是在海口,得到这个位置可以方便做很多的事情。温婉猜测这个谋划成功的概率很大。否则皇帝也不会派遣徐仲然担任钦差。

夏影很客观:“能不能胜任,得看他的本事了。”

徐仲然到了海口,就开始彻查。徐仲然是个人才,拔萝卜带坑,牵扯了很多人。不仅将海口的官场搅合的昏天暗地,还帮皇帝追回了一大笔的银子。

海口官场的事,自然也牵扯到了京城里很多的官员。皇帝这次是下了狠功夫。只要牵连其中的,杀头的杀头,罢官的罢官,抄家的抄家。哗啦又下去了一堆。

温婉得到消息,对着夏影说道:“当官真的是一个非常危险的职业。一不小心就都人头落地,还得被抄家成为穷光蛋。”这可真的有一种努力奋斗好几代,一朝回到贫农时。

夏影没好气地看着温婉道:“郡主,他们是罪有应得。”

温婉撇了撇嘴,什么罪有应得不罪有应得。真正的原因没有人比温婉更清楚的。这一大半的人都是被皇帝查出来与几个嫌疑人有密切联系的人。再说身处官场的,有几个干净的。记得现代有一句调侃的话:说只要是当官的,纪委一抓一个准,抓错了也是对的(抓错了人,但是这个人也不会是干净的)。现代如此,这里也不例外。

温婉本来是打算五月初的时候回京城。不过在四月初温婉就听到,再有十天左右关二郎就要到京城了。

温婉嘀咕着这来得可真快啊,按照温婉的估计怎么着也得要半个多月后才成啊!不过既然快到了,温婉也吩咐收拾东西,准备带了几个孩子回去。

在路上的关二郎那是日夜兼程赶往京城的。出身贫民之家关二郎,也没多大野心。十多年前参军,那是为了驱除倭寇能回家安心种田有碗饱饭吃。本来打算完了回家继续种地去。后来当了官,为祖宗争光,一辈子也就值得了。

他也没啥野心,这样的日子心满意足了。就算之前被排挤被贬官,心头有些郁闷,但也没啥怨恨的。他这辈子大志向也没有,觉得能安安稳稳的也成。只是没想到,虎威军陷入了危机之中。更没想到的是,一个馅饼砸他脑袋上。

关二郎听到皇上有意升他为虎威军的副首领,他第一反应就是不相信。这可是连升四级啊(若是原来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