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七十六回)(1/4)

七十六、议府址农舍闻家训捕贼人道观见目标

嘉佑四年的清明节前后,文岁、廷芳还和往年一样,开始每天忙着在地里耕种。在崔母、小玉、玲玉、玲芳的帮助下,他们已先后种了**亩地。文岁、廷芳二人还又开垦了十几亩荒地,他们还要等节气到了,继续种些小豆、高粱、谷子、莜麦、和冬小麦等作物。刚过清明节那几天,种瓜点豆时,四姐也常到地头来。不过,每次都被崔母劝了回去。

三月十六日,文岁、四姐、廷芳、小玉、玲玉、玲芳都应邀到温阳城城北沟参加了贵梅和亮哥的婚礼。

在贵梅家,大家和花花寨众英雄们又一次欢聚一堂。当天中午,陈知县、王进将军、郝都头因听说贵梅与四姐、花春英、花廷琼是结义姊妹,便也都赴贵梅的喜宴来了。在酒宴上,陈知县将张道士回来被郝都头拉进县衙的经过和自己曾设酒宴为张道士和王进将军、郝都头讲和的事告诉了四姐。四姐点头赞成道:“张道士当日也是出于一片忠心,父母官这样处理是十分正确的,四姐并无异议。”郝都头道:“我让张法印给夫人负荆请罪,他是答应了的。”四姐道:“不必了!你和王将军还能不计前嫌,顾全大局,和他和解,我就更不愿追究那些过去的事了。请父母官大人将我的话告诉张道士,负荆请罪就免了吧。”陈知县道:“好,下官一定告诉他。”接着,陈知县又告诉四姐“朝廷已于三月十三日派御前周公公为钦差,带工部聘用的一百多名能工巧匠离开京城。他们是奉皇上旨意,来建“护国员外府”的,估计再过六七天就到了。皇上还下旨要河东各州府县配合周公公准备上好的建筑材料,要我温阳县准备不小于十亩的宅基地。”四姐听了说道:“皇上多心了!我和文岁才不想要什么‘护国员外府呢!’”陈知县道:“皇上隆恩,我们岂能拒绝,请四姐速作决定,看宅基地是选哪儿好呢?”四姐道:“那儿也不要!”陈知县急了,一再要求四姐马上做出决定,或是温阳城中,或是崔家庄村里。他说选不好宅基地,周公公来了怪罪下来,他可是吃罪不起。四姐见陈知县很为难,便说道:“那就选在我家旧址吧。”“你家旧址?”陈知县不解地问道。“是啊,大人,我家旧址可大了!自二十多年前家父六十岁寿诞那天,我家遭了大火,我家旧址便只剩些碎砖烂瓦,残垣断壁了。人们传说我家是遭了天火,村里人都畏惧上天再遣火神来,所以那地方二十多年一直无人问津,今天已是一块荆棘丛生的荒地了。如今,皇上要给我们建‘员外府’,我家那块旧址不是正好派上用场吗?”这时,在坐的王进将军插话道:“你家那块地方不太好吧?”陈知县听了,转身问王进道:“王将军知道那块地方吗?”“知道,我见过那块地方,并且听人说过那是昔日的崔员外府。地面倒是不小,足有十亩,就是有些太荒凉了,可能风水也有了问题。再说,那是一片废墟,砖头石块无数,清理起来也很费劲,不如在城里新选一块地方好。”“这样吧,明日本县亲自去看看再说。”陈知县道。

这才是:四姐文岁忙种田,不羡豪富不慕官;无奈钦差奉旨来,皇恩浩荡添麻烦。

三月十七日上午,陈知县果然带县衙不少公人来到崔家。茶毕,崔文岁便陪陈知县他们一行来到了向阳山坡之下的崔家旧址。陈知县他们举目观看那昔日的崔员外府,只见:

断壁残垣荆棘丛,破碗烂盅碎瓷墩;赤蚁垒窝木炭堆,白蛇蜕皮焦树根;石裂野花双狮倒,砖红青草铜镜融;雕梁画栋三进院,渺渺茫茫烟火中;墙下狐窟二三洞,楼基狍穴万千痕;白日荒凉人遗矢;星夜兽吼鬼逃遁;昔日豪华员外府,如今却像古荒冢。

陈知县看了看,摇头叹息道:“确实是有些太荒凉了!”文岁道:“父母官不必犯愁,四姐说要清理这些废墟她有办法,待钦差大人到来之日,她一定给父母官清理出一块平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