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九节 小人的生存之道(1/4)
前文书言到,这聂三听闻丁肉头说龙致远乃是昌盛号的太子爷,吓得是三魂不见了七魄,在瞬间就做出了取舍,想的清楚明白里面的利害关系之后,聂三立刻面色勃然一变,做出一脸正气的摸样,大义凛然的说道:“石把总,您这话说的,什么叫做快点儿?我们辽阳府的捕差办案,必须要遵照大明的法律,可不能胡来,到底谁是谁非,自有公论,但总归有一点必须要记住的,就是为百姓做主,为辽阳的一方父老做主。”
要说这聂三的话说的有些过,也语无伦次。他不过是一个小小的捕头,连品级都没有的末等杂吏,也许在平常百姓的眼睛里面,那是顶了天的大人物,手中权力可以掌控人的生死,可是实际上,稍微知道些大明官场规则的人都清楚,刚才这番话聂三要是有着品级的官身出来说这话,比较合适,现在么,嘿嘿,只能让人觉得恶心,并且感到他是鹦鹉学舌的人,不知道从哪里听来的官话,套话一溜溜的往外冒。
不过,这世界上永远不缺乏的就是不明*真相的人。刚才被巡抚护卫营轰走的百姓们,不敢近前观望,但是如此好戏自然而然不能错过,于是附近民居、茶铺、酒楼之中拥满了人群,都在看个稀奇热闹,想看看这场戏法如何相斗。
就在当下,大家都听到了聂三的话语,老百姓可不管你什么官不官,在他们的眼睛里面,这聂三就是官府的一个组成部分,就是官府的身份,就能够代表官府形式自己的职能,可你听听人聂三的话,好么,铁骨锃锃,顶天立地的好汉子,一众百姓那里还忍耐的住?国人心中的那种青天情结立刻冒了出来,大声喝好的有,大声赞美的有,一时之间聂三的民心声望高涨,硬生生被他几句话刷出了个**。
当然,也有那清醒的,心里面暗自盘算,着聂三平日里看上去并不是这么正气啊,在辽阳城里面,知其根底的都称呼其聂鬼头,寓意为吃起百姓的冤枉他身为鬼头,带着一群小鬼可从来不手软,今天是怎么了,这事情透露着新鲜,更是愈发的不肯离去要看个究竟。
这个时候的聂三可没有志得意满的心态,满头都是冷汗,在他看来这百姓的呼好之声连个屁都顶不上,要是民意有用还要法律,还要高高在上的大老爷干什么,蚁民蚁民,你就是蚂蚁般的存在,是他聂三平日里吸取血食的供养对象,他怎么可能放在欣赏呢?
真正让他全身冒汗的是因为在他心里面清楚明白,今日之举极其凶险。明显是两位神仙,嗯,不对,应该说是大罗金仙级别的大能相对k,让他给碰上了,只要稍有不慎,弄不好最后自家就是粉身碎骨的态势。
石鸿这边见聂三同旁边的人嘀嘀咕咕一通,突然态度就转变了过来,腰也不弯了,腿也不曲了,连声音都高上八度,刚才满脸的奴颜婢貌突然换成了一腔正气,仿若天下最秉公执法的就是他聂三头了,他还不明白其中是怎么回事?心中一惊,顿时一阵心慌意乱涌了出来,脑袋转磨不开,有些坐蜡了几分。
要知道这辽东万里沃土,乃是边地,可没有设立布政使一职,最大的脑袋就是曾山。除非是蓟辽总督才管得到辽东巡抚,但那也只是管理一部分的职权,因为巡抚一般都是兼任都察院左佥都御史以上的职位。换句话说,大明朝的巡抚身上有着数重身份保证了他手中最大权利的存在,因此这个位置才被大明官僚戏称为上管军,下管民,朝廷管一半的强势职位。
可眼下,拥有如此职权能力的官僚,却被人选择性的忽略了他所代表的权势、地位,这说明了什么?自然不言而喻,可对面到底是什么人?能让聂三害怕呢?石鸿百思不得其解,但是有一点他是清楚的,眼下的事情肯定不能善了,至少不是自己能够处理的,只有往上捅捅,看看巡抚老爷如何处理才是正途。
当然,聂三可不管他石鸿现在心里面如何痛恨自己,对于巡抚和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