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九节 胥民 金县门口(3/4)
就要看看第一批人混成什么摸样了。
这一龙致远早就已经料到,不过他并不失望,反而觉得如此很不错。为什么?胥人长期在外不服王化,欠缺管教,畏威而不畏德,你就算是给了他大量的好处,但是想要如驱指臂,恐怕非一日之功,必然要有个长期的过程。
更何况,胥人一向自治自理,如此就形成了一种非常惯性的管理习惯,宗族势力的影响非常大,要想将这些人变为青年城所有的力量,就必须去除这些宗族势力的阴影,要不然,你灌输纪律、荣耀、青年城的利益必然同这些宗族势力相冲突,正是如此,他才对去南海招募胥人的使者强调,来辽东第一条就是要自愿,绝对不能强求。
在龙致远看来,第一批来的胥人子弟,既然自愿,想来都是心思活络对未来充满期望的年轻人,这些人胆子大,很容易接受新生事物,具有反抗束缚和旧时代规矩的特征,所以他们在青年城的宣传感召之下,很容易就能转变思想,融入到新的集体中来,如此循序渐进,通过传帮带,一批批的将胥人转化成自己的力量,为自己所用。
而不是突然来一大批,教化,管理,都非常成问题。没看到前面十万人的大移民,先不说路上死了多少,就说这些人到了青年城之后,不管是管理、还是教育方面都非常的难办,光是为了达到令行禁止,最少就杀了一千个人头,才让民众服帖下来,有了这个前车之鉴,龙致远断然是不可能再犯同样的错误。
当然,龙致远不辞辛劳,大老远亲自过来接见胥民,就是为了让他们能够感恩,让他们明白自己端的是谁的碗,谁的筷子,吃得是谁的粮食,如果这一点不搞清楚,别真的让这帮胥民稀里糊涂的将忠心献给了大明,到时候自己才真的是哭都来不及呢。
将大队人马放在后面两里路左右,自己带着十几个人先到了金县门口,龙致远突然看到一群金发碧眼的番人正在鸡同鸭讲的和守卫指手画脚的说着些什么?那名守卫,头戴大盖帽,身穿特有的黑白相间的制服,手上拿着的制式短铳和钢刀,从服饰上看,这应该是青年城派过来百名警察中的一名。
只见他满头大汗,又是摇头,又是摆手,意思就是不让这伙番人入城。番人之中也有人能说大明官话,虽然不正,但是却也听得明白,就见他开口说道:“我们是受到了冈萨雷斯大人的邀请而来,你怎么能不让我们进城呢?这是一种歧视的行为,我要抗议,我要向你们的官府和大人抗议,让他们治你们的罪。”
这警察可不是什么老油子的胥吏,而是老实巴交的农人培训出来的,按照青年城的规矩,最重视的就是规章制度,所以这帮培训出来的农人在棍棒、跑圈、饿肚子的体罚教育之下,早就已经将这些制度和规章刻到了骨子里面,最是方正不过。
正是因为如此,虽然很明显这位警察因为没有见过什么大场面,而感到有些没有底气,但是依然坚持自己的原则,大声抗辩到:“我不管什么冈萨雷斯,铁萨雷斯,你们没有通事开的通行证,是绝对不能进城的,必须退回去,要不然的话,别怪我吹哨子喊人了,到时候要是把你们抓起来,枷住,哪种难受你们可是受不了的。”
见到番鬼,龙致远倒不奇怪,虽然这边的海贸还没有正式开始,但是龙致远同山东蓬莱水师大头目向某人之间的分成已经谈定,山东海沙帮私港之中的船只,都已经转了过来,让旅顺成为一处交通的港口,从这里将辽东的特产的山货、药材、衣服等等特产转运出去,并且将朝鲜、东南亚一带的物资、粮食运进来,也是热闹非凡。
所以这里面有些荷兰人,法国人、英国人、西班牙人都是正常,但是出现这么一大群就不正常了。要知道按照龙致远设立的规矩,凡是外来船只到港,人员上岸都必须开具通行证,说明你上岸的理由,然后通行证与港口的船号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