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二百三十七章 天津塘沽(1/5)

塘沽港是北方最繁华的港口,同时也是北方的重工业基地天津的对外港口,北洋的大本营是在天津,就连新军训练也是在天津。

天津此时为直隶总督府所在地,除了在政治地位上比不上北京外,其他方面也都超过了北京。重要性可谓是首屈一指。

5月6日,中午12点。

很多塘沽附近打渔的船家看到北洋舰队回来不禁疑惑万分。

“二爷,这乍的了?北洋不是今儿个早上才出去的么?现在就回来了?这才几个时辰啊?不到三个吧?”

一名被称为二爷的中年人摇头晃脑地摸着下颌那缕山羊须说道:“难说,谁知道北洋干嘛呢,难道是煤没带够?还是缺啥其他的?”

“我估摸着,八成是这样,北洋今个早上出去那么急,之前也没听到啥动静啊,没的个准备,也就是出去转一圈回来吧。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何况是这么大个兵舰,这么多的兵舰,没个几天的准备,哪能出的了远门啊,是不?”

二爷身边一差不多的中年人也点头表示赞同:“二爷这话说的在理,以往哪次北洋出巡,不是提前十天半月的准备啊?这吃的,喝的,用的,哪样不是大筐大筐的往上面送啊?就连那大兵舰用的煤,也得要大批人至少忙乎上一天不是?”

“所以呢,”二爷又开始脑袋转圈像私塾老秀才淳淳教导学生一般:“这出去在家门口打个转就回来,八成是为了应付下顶上的人。你想啊,这上面的人如果一时兴起,要北洋出去溜达一圈宣示我大清威严,这怎么着,下面的人也需要应和一番不是?”

中年人听了大感有理:“不错,二爷说的极是,上面动动嘴,下面跑断腿,吃人俸禄,就得给人办事。”

“就是,只要让顶上面子好过,就啥事儿都没有了,话说,这天下,哪不是这样的啊?”周围另一名乡绅也附和。

“咦,你们看,怎么又多出了两艘大兵舰啊?”有人发觉北洋舰队后面居然多了两艘认不出来的兵舰。

“一二三。。。十一,十。。。二,十三,是啊,怪事了。乍回事,咋回事呢?”二爷也愣了。

“咱大清啥时候又多了两艘大兵舰啊,一直以来也没听到什么动静要买洋人大兵舰的。”

“是洋人的兵舰吧?这么远,看不清楚,难道北洋出去不是打转,而是迎接什么贵客来了?”

“哎哟,我滴个娘,这就对了,肯定是这回事,北洋全体出动,应该就是如此了,这洋人的兵舰上门,肯定不是小事啊,这。。这叫啥?贵客上门,做主人的,就得出大门迎接啊,是不?”

“有道理,有道理啊。”话锋变了,周围迎合的人也同样变了。

“算啦算啦,管他娘的,打渔干活,咱们离水师远点,小心那些人看咱们不顺眼,那就糟了。我可没那么多银子去孝敬那些老爷们。”船头大声喝乎道。

“也是,也是。”

大沽炮台高处,几名身穿满清官服的人也站在高台。

“大人,你看。。。。”

大沽炮台总兵罗荣光也是满头的雾水:“怎么回事?这叶大人他们这么快就回来了?还带了两艘兵舰回来?”

“大人,这不像是捡回来的啊。”

“屁话。”罗荣光有点无言,狠狠瞪了这名跟班一眼:“你他娘的去给老子捡艘来看看?这兵舰是地上的石头,想捡就能捡的吗?不学无术。”

“是是是,大人说的是。还是大人远见,这兵舰的确不是能捡的到的。”

“咦,封大人来了。”

大沽炮台左营管带封得胜此时带着两名亲卫急冲冲地跑了过来。

“罗大人,罗大人,总兵大人,这是乍回事?怎么多了两艘兵舰?打哪来的?打哪来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