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二章 进军天津(1/5)
华夏历年5月6日。
华夏共和国,以强横无比的姿态登上了国际舞台上,这一天引起的骚动,比过去整个亚洲在100年内引起的骚动还要强大。同样对于亚洲的影响,对于世界的影响,也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值得铭记的一天。
带着霸道无双的气势,华夏共和国国防军,以前所未有的战争行动直接在半个中国打响战争。带着铁骨铮铮的气魄,勇往直前的震撼住全球的眼光。
数十艘靠岸的商船上,那喇叭里传出了嘹亮的军歌声,传进了码头上人们的耳中。完全有异于满清以及欧美的什么曲风曲调,朝气蓬勃,郎朗爽口,紧促有力,一气呵成的节奏感让即使是初次听到这首歌的人都能感受到,那发自心底的力量气魄,以及有着冲破一切阻碍的气势。
“向前!向前!向前!
我们的队伍向太阳,
脚踏着祖国的大地,
背负着民族的希望,
我们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
我们是炎黄的子孙,
我们是黎民的武装,
从无畏惧,绝不屈服,英勇战斗,直到把压迫者消灭干净,血底金龙旗帜高高飘扬。
听!风在呼啸军号响,
听!革命歌声多嘹亮!
同志们整齐步伐奔向怒龙的战场,
同志们整齐步伐奔赴祖国的边疆,
向前!向前!
我们的队伍向太阳,
向最后的胜利,
向华夏的辉煌!”
这首华夏共和国国防军军歌也是由王绍枫几年前在鄱阳湖南矶岛所作,仅仅依靠口中的讲述并不能完全坚定大家的信念,当时的队伍还异常弱小,禁不住满清这头已经伤痕累累虚弱不堪的庞然大物一巴掌。
因此需要多种方式鼓舞大家,振奋大家的士气,帮助大家理解自己的所为是正确的,是必须的。
于是应急之下,王绍枫稍稍修改了下这首后世最为脍炙人口的军歌,教给大家。
效果很好,这首军歌反映了华夏共和国国防军的性质、任务、革命精神和战斗作风。
加上本身的曲调气势磅礴,坚毅豪迈,热情奔放。词曲浑然一体,表现了共和**队一往无前、无坚不摧的革命精神,塑造了国防军官兵肩负历史重托,为中华民族的开拓未来英勇奋战的英雄形象。
这也是国防军确定的标准军歌,只要是行军或者某些场合需要时,这首军歌就会被各部队政治主官播放,通过共和国各地四通八达的有线广播体系,到处传播着。
不光是军队爱唱这首歌,就连普通百姓也异常爱唱这首歌。
民风淳朴,没有杂念的时代,大家的平时娱乐生活较少,平时工作学习之余,百姓们一般在到处可见的练武场、操场、公园等地习武锻炼身体,或者听着广播里的歌声跟着唱歌。
美好,幸福,安定的生活,人人和睦,家家友好,政治清明,工业强大,百姓富足,军事强悍,发展潜力能够比得上一个西方国家。可以说,如今的山东半岛百姓就是如此过着,无怪乎那些初次进入山东半岛的人无不说这是人间的天堂。
也因此,加入国防军的官兵们士气异常的高昂,无论是言行举止,外界初次接触他们的人都感觉到他们身上那种不可一世的霸气,是的,确实是霸气。
正如同王绍枫要求的那样,树立大国民的自信心,只有大国民心胸,以及大国民底气组成的军队,才有这种睥睨世间军队的霸气。
纪律,所有塘沽码头的人,第一眼看到这些从船上下来的人的感觉就是纪律。
森严无比的纪律,没有一个人乱喊乱叫,更没有胡乱走动而带来的混乱。有的只有无比的秩序,同时,几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