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推窗之论(1/6)
~日期:~09月13日~
,-<>-
你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卞之琳)
如此清新隽永的诗句难道是那些整日里‘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人们所能想出来的吗?当然不可能。
既然没可能就要问个为什么?凭什么平凡的百姓就不能拥有情调格调以及蓝调?凭什么人民就不能拥有低级趣味、悠而无优、以及罗曼蒂克的权力。
……
在很多人看来一个人过于理想没什么问题二狗的理想是用爱情谎言来欺骗翠花一辈子外人非但不能嘲笑人家还应该在一边击掌鼓励。
但在更多的人看来一个国家、一个政党最好不要有什么理想。因为政治是龌龊的外交是卑鄙的可如果细细想来追求美好的民族怎么就必须选择“以追求无耻为最高境界”的政治团队来引导大家走向光明呢?
所以国家政治纲领其实可以做到理想化。浪漫的人理想的人将自己的梦想与人民的渴盼完美结合之后一个浪漫而又伟大蓬勃且澎湃的国家是可以立足于世界的。就目前来看推窗之论就是把理想具化的政治纲领。
因为人生而平等所有人不但要努力工作同时还要享受生活因为每个人都需要用微笑来欣赏风景。无论你是谁你都拥有这个权力!即便是低级趣味也是人民应该享有的权利。
所以当很多人都认为黄宗羲已经被郑蒙儿的温柔迷得五迷三道的时候他仍然清醒的率先利用自己的影响力提出了这个理论。这个理论的最大飞跃就是将虚化的道德指标转变为一个具体指向。
数千年来中国政治家们提出了很多指标大同社会算一个。桃花源算一个宋太宗亲手书写的《戒石铭》同样算一个:
“尔俸尔禄民脂民膏下民易虐上天难欺”
多么理想化的政治理论啊尤其后半句中的“虐”字完全可以分不同角度来解读:既可以解释为草民虽然容易被欺负但道德正义却拥有最后的审判力量;也可以解释成人民拥有****暴政的权力并且轻易就可以做到并且面对这样的行为不要指望上天来搭救你因为人作孽天在看。
其他还有很多杂七杂八的东西包括明太祖的剥皮实草都算作古代中国政治道德标准。但这些先人都不约而同的选择了虚化。
一句口号很容易喊出来但口号所赋予的精神寄托却很难传承。加上凡是有资格划定政治道德标准的人通常不是草根偏偏他们的口才文采都还不错。这就造成了小民看到这些口号心中的希望之火汹汹而燃。但很快的因为没能达到他们自己理解的境界而对当政者产生了怨恨情怀。
执政者呢?历届政府都想获得“史上最有人气奖”或者“史上最有政绩奖”。只要大家的智商都高于8o那就没有一届政府说自己从上位那天开始就想沦落成昏君奸臣。但同样那句话个人理解不同双方生活经历造成了没有共同语言也就是俗话说的“性格不合”。
可别小瞧了“性格不合”这句话谁都知道离婚后不好找对象?可从汉代开始离婚现象就层出不穷究其原因就是性格不合。同林鸟成了分飞燕离婚或者自上而下的革命也就成为了主旋律。
革命是中性词这是必须要树立的准则否则一旦“革命”成为褒奖那么第一个高喊自己革命的人岂不是永远不败了?
既然革命有可能向好的方向展也有可能转为黑暗那么就意味着革命是个赌局既可以抄一把大底也可能输个精光。面对不可知的未来当政者与被统治者也就更加愿意坐下来好好谈谈双方的诉求这个过程又叫做妥协。
其实说白了法律的本源就是社会各阶层妥协的结果。而不是铁与血的结果。正式基于这点目前的大明崇祯朝迫切需要一名中间人来做好沟通。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