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四十一章 :咏归试金(6/7)

德。今后谁要想向汉家宣战先要拔出这柄****。但在拔刀之前要做好相应的祭祀活动。

噶尔丹去拔刀这里面的象征意义不言而名。

整个计划充满了赌博气息寻找匪帮去劫杀张煌言以彻底把马得功给带进沟里;然后借着虎山大帅出城剿匪让噶尔丹做足姿态去拔刀宣战。以彻底将黄得功给拴上。届时任凭黄虎山浑身是嘴也说不清楚这里面的罪责关联;

然后再藏起噶尔丹以胁迫上旧瓦剌蒙古的部分族众。其实目前很多匪帮都是当年旧瓦剌的遗族一个民族再弱小也不可能短期内屠灭干净总会有漏网之余。这些人就是目前匪患的来源。一旦噶尔丹以头狼之子的身份闹出大动静整个西北一带的匪帮都会蠢蠢欲动。

只要西北局势急转直下那么黄得功想不想回京都没什么用了。回去一定死咏归兵在田雄、马得功的策划下一定会反。不回去那就是法定的反叛行为咏归兵也一定会被逼迫上战车。

最后黄得功身体不好这是公认事实。左良玉吐血的消息这边早就知道了。军旅胃病确实能死人。经受这一连串的打击之后虎山大帅很难说还剩下多少时日。

虎山大帅一走咏归兵就一定是田雄和马得功的因为高恒波身体也不行一个将军再能干他如果是个盲人那还有什么用处?

这就是田雄通盘操作的目的逼迫咏归兵裂土封疆。

正所谓人心不足蛇吞象。田雄这样的赌徒与马得功的烂赌不尽相同都属于自掘坟墓。对于很多愚蠢的聪明人来说他们在做一件事情前所想、所算都是从自己的角度出把希望寄托在一切都会按照自己的步调行进。就是白话说的“纯粹想当然”。

从这点来说田雄不算一名合格的军人。标准军人在行事前一定会考虑到对手的步骤。如果只是单边思维那就没有胜利可言。

目前的国家改革虽然艰难遇到的矛盾也层出不穷但总体依旧是向上向前。张煌言被调到咏归城来当布政就是国家改革的成果之一。

是金子他总会闪亮的。国家特用科是为了弥补文员太少而采取的补救措施与正常的进士榜不能同日而语。但正因为一些榆木疙瘩看不上特用科那么凡是参加特用科的人便都是思维活跃的人才。

凭心而论特用科出现了舞弊案件但这样大规模的舞弊案恰恰不是迂腐之人能想到的。从这个侧面也证明了通过特用科的人都是真正的有社会经验之人。

到今天为止特用科出现了两大明星堵胤锡和张煌言。堵胤锡提出了全才科举并被国家采用。那么这个堵胤锡就将成为中国科举改革的重要人物。国家调堵胤锡去北海一带做监考就是要用他这个“全才”。

张煌言则是能臣干吏一人最多时身兼六府县令。就是现在他依旧是咏归郡布政及天山紫云堡推官。并且负责输国家军备入援土耳其的重任。军法商政无一不通。

连在京官员都觉得咏归堡太过偏远更何况那些养尊处优的太监了。所以这次国家“调黄得功回京养老”的政令传达就次采取了非内臣模式。

鄂尔多斯巴音汗大明富平侯舒烨稷、北海使臣太医刘惟敬、大明百川福伯曹变蛟就成为整个宣旨节臣。全是就近安排纯属偷懒加渎职。但这样也好本来这件平凡的小事儿已经因为田雄、马得功这样的小人给搞得横生枝节如果再掺和进来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太监那还不闹翻了天!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次田雄风波加上仍在进行的旧党叛乱都属于国家改革是否成功的一块试金石。老派的文臣武将按照旧有习俗来行事并且正因为他们是沿用旧有的、已经被印证为可行必行的策略所以他们成功的机率理应最大。

但时势不同了旧有传统终将被新法替代。不再合乎潮流的东西必然被历史淘汰。一旦咏归城事件得以顺利解决将极大加强新儒家主义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