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四十三章 :心服口服(6/7)

军不服气就是整个咏归军、整个大明军卒也都不会服气。偏偏刚才田将军只想见大帅不想与张某言语张某只好等。”

“国家养兵与国家养士不同士人究竟不用上战场四体不勤之人从生养到死来又有何妨?但军卒不同体不健不能挽强弓。气不壮不能上阵仗。若要雄师百战就不能让那些老人入伍。所以养兵千日却不能养兵一世。只是常备兵种方才是国务之要。这么说将军可认同?”

“唉”田雄长叹一声这道理说的越开就越是伤心。但身为文官却能说出这番话语老田也没什么可不满的。索性听张煌言继续说下去……。

其实张煌言、堵胤锡这两个人的身份地位都远远低于田雄但在大明监军旧制下低品文官杀高品武将的先例并不算新鲜。不过张煌言现在的原则很简单那就是在行政机构没有完全替代军管制之前田雄无论如何都不能死在文官手中。是生是死都必须由黄得功来决定。

同时国家的弊端也确实很明显田雄的担心未尝没有道理。人家当打之年国家当然要养而且很多兵痞行径国家也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等到这些军卒老去对国家没用了国家不再依靠这些“年轻人”来拱卫的时候杀也就成为摆脱高昂成本的唯一选择。

就好比一家商会小学徒的工钱就是管吃管住可等小学徒变成了老师傅工薪、地位都对老板产生了威胁为了降低员工成本开除也就成为唯一的选择。历史上很多开国武将都很难得到善终的原因之一就在于他们老了被他们一手带出来的百战英豪也都老得举不起刀枪了于是咔嚓一声一了百了。

这么做当然太过卑鄙。可有时候国家政治中的阴暗面比这些还要卑鄙。

那么如何才能让国家政治在达到富国强民的目标同时不再如此龌龊、卑鄙、可憎呢?

这就是黄宗羲、张煌言、堵胤锡、刘惟敬、刘梦云为的新儒家主义者所担负起来的历史重任。

他们不约而同的提出了“士、农、工、商皆为国本”的理念大力缩减全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差距。社会地位并不是以金钱衡量的但人们抛开了金钱道德又无从谈起。所以士人、商人地位的高高在上并非什么天方夜谭。关键在于农、工阶层的地位问题。

士人掌握了道德、文化、政治上的资源商人则集中了经济资源。那么作为最广大人口基数的工人、农民如何才能切实提高他们的地位呢?

说起来很难做起来很简单。技术。

算盘、刺绣、锻造、酿酒、制糖、造纸、以及农产品的再加工这些都是技术。包括像田雄这样的弓箭手只要你可以百步穿杨就都是技术人员。而中国劳动人民的伟大就在于世界上没有任何技术能在中国人面前永远保密。

全才科举、分科取才以国家征选吏员为表象逐渐形成一个系统性工程:

通过门类多样的技术来遴选人才这些人才既可以当然成为国家公务人员的备选库也可以凭借“高中丙榜”这样的人文概念切实提高其社会地位。

而当国家以政府权威普遍施行丙榜考试体系并据此建立技术普及教育制度、厘定教材、划分学院级别之后自下而上的科技研基础也就相应出现。

丙榜人员是各类技术的佼佼者这些人既不属于士人也不属于商人他们所带动的恰恰是就业机会。利用技术带动经济从而增加工作岗位远远比现行政策更为有效(国家通过出资、放特权等方式;修路、种树、盖房子等大工程来减缓就业压力)。

试想国家选派一名进士、或者举人出任某地县官之后这名县官的肚子里只有一套复杂的国家法典以及四书五经他想治理好地方经济就离不开各类技术人员的辅助。恰好去年丙榜刚刚考核了一批人才铁算盘张三协管商会金耙子李四可以分管农业酿酒师赵二狗、绣娘王翠花可以帮着打理工业。以这些行家里手来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