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章 (2)(5/11)

,只要这两人能支持你到一中当校长,这件事就算是有了六成把握。

秦岭振问道,黄县长说的其中一位是张书记吗?还有另一位是谁呢?

黄一天说,对,不管常委会上推荐提拔什么干部,至少张东健书记应该原则上不反对才行,还有县委组织部的部长,在推荐人选的时候,名单上必须有你的名字才行。

秦岭振点头说,组织部那边的问题,我已经在操作,估计问题不会很大,毕竟对于组织部来说,推荐一个提拔对象和推荐两个提拔对象都是在允许范围内的,关键还是常委会上最终定了谁的名单。

黄一天点头说,既然你自己已经想到了这一点,组织部那边就由你一手协调,张东健那边,我去试试看,不管用什么办法,一定要让张东健站在咱们这边,否则的话,咱们想要办成事难度就大了。

跟秦岭振一道分析情况后,黄一天不敢迟疑,当即去了张东健的办公室,明里暗里的把自己的意思跟张东健说了一遍。

张东健听后笑道,一中校长的人选也算是万众瞩目,自己作为县委书记,肯定希望有个德才兼备的领导到这个位置上来,黄县长既然认为秦主任不错,自然有你的理由,依我看,秦主任在县政府办公室工作的时间也不短了,又有在教育系统工作的经验,到一中当校长倒也没什么不合适的。

黄一天听张东健话里的意思是支持自己的,心里也很高兴,冲着张东健伸出一只手说,谢谢张书记的支持了。

张东健笑道,大家搭班子一起干工作就是缘分,整的这么客气干什么呢?

黄一天听了这话,冲着张东健笑笑,并未多言语。

黄一天哪里能看穿张东健的心思,他原本以为一中能够顺利搬迁,按照董部长说的分成方法,自己也是能分到部分好处的,没想到,董部长到自己的办公室谈过此事才几天的功夫,县委常委会还没来得及开,一中的校长范大龙竟然就出事了。

就算是傻子也看得出来,范大龙的事情必定是黄一天在背后搞鬼,否则的话,怎么会这么巧呢,范大龙被抓正好就在县委召开常委会研究一中搬迁事情前夕,这件事让张东健看到了黄一天的实力和野心,这孙子只怕也不是省油的灯啊,跟那徐大忠恐怕是有一拼。

对于张东健来说,徐大忠是狼,黄一天是虎,这一对牲畜都没把他这个县委书记放在眼里,谁的势头强劲些,他就愿意往谁那边稍微倾斜些,尽管他心里对徐大忠没什么好印象,可是黄一天在他眼里,也好不到哪里去?

一个领导干部,想要成为官场中的常青树,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在五代十国时期,官场有位让后人倍受争议的人,名叫冯道,此人的官场经历相当离奇,后世人为他冠上“官场不倒翁”“政治流氓”“官场大滑头”“官场常青树”等绰号。

在五代十国时期,改朝换代比老百姓换衣服还勤快,短短五六十年的光景里共换了五个朝代出了五姓皇帝。

而冯道不管主子是汉人、沙陀人还是西夷人,也不管他们是创业还是守成之主;他都能够怡然做宰相,左右逢源。

李存勖称帝建立后唐,升冯道为郎中、翰林学士,又授户部侍郎。不久冯道父亲去世,按当时法律规定,要暂时辞官回乡守孝。守孝期满他回到京城,这时庄宗李存勖被杀,皇帝已经是明宗李嗣源了,李嗣源赏识冯道便升他为宰相。

明宗李嗣源死后,李从厚继位,冯道还是这个李家王朝的宰相。李从珂起兵造反,他率领百官迎接,并献上请李从珂当皇上的劝进文书。但李皇帝不喜欢圆滑的冯道,把他放任京城外去做官。后来觉得过意不去,又把他调回京城安排了没多大实权的司空之职。

石敬唐从李从珂手里抢了金銮殿,冯道仍是官运亨通,当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