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2)(7/11)
取个人荣华富贵。
若是冯道能生在当代的话,必定又是一个相当有“成就”的“官场常青树”,因为他的那一套若是用在当今的官场,依旧是有实用价值的。
张东健之流自然是不能跟这位千古绝唱的官场常青树冯道相提并论,但是放眼现代官场中人,又有多少人内心其实是羡慕这位官场不倒翁曾经在官场如鱼得水的日子的,恨不得把人家的混世秘诀记在心里,用在行动中,立马也弄个宰相的位置当当,心里才满意。
黄一天从张东健的办公室里前脚出来,董部长后脚就进去了。
董部长心知,眼下一中校长范大龙出事不打紧,他和徐大忠原本拟定的关于一中搬迁的计划立马要生变,他担心张东健这里,原本就不是相当积极的支持态度,别再为了这件事有什么变化,于是赶紧过来探探张东健的口风。
董部长进门后,东拉西扯的说了一些不打紧的废话后,跟张东健提及一中校长人选的问题。
董部长尽量用一种轻松的口气说,眼看着驴车套好了鞍子,马上就要启程了,这跟在驴后头赶车的竟然被带走了,这事情闹的,真是太邪门了,依我看,一中搬迁的事情不得不先放一放了,没有一中校长的申请,这件事根本就上不了常委会讨论。
张东健一时有些弄不清楚董部长这次过来到底什么目的,于是喝茶抽烟,随口应付着董部长,并不随便说话。
董部长说了几句开场白后,把话题转到了正题上。
董部长笑眯眯的瞧着张东健说,张书记,国不可一日无君,家不可一日无主,这么大的一中可不能长时间没有校长,不知道张书记心里对一中校长由谁来出任,有没有合适的人选呢?
张东健一副意味深长的眼神瞧着董部长,反问道,董部长心里难道已经有了合适的人选?
董部长也不隐瞒,笑着向张东健推荐了冯成贵,董部长的推荐理由是,冯成贵在教育系统呼声极高,不仅工作能力强,毕竟是当了几年的教育局长,对一中的情况相当熟悉,让他到一中当校长,立马就能把一中所有的业务给连接上,不会因为范大龙被抓给一中造成太大的损失。
张东健心想,照你的说法,你推荐冯成贵倒是出一片公心?我倒是不信,冯成贵要是没给你董部长什么好处,你能这么积极的到我办公室来帮他说话。
张东健轻轻的笑了一下说,冯成贵的确是个好同志,只不过,刚才黄县长已经向我推荐了另一位干部到一中当校长,是县政府办的办公室主任秦岭振,我感觉黄县长的推荐理由也算是充分,所有已经点头答应了下来。
董部长一听这话,明显愣了一下,心里不由骂了一句,你这个老狐狸,上次跟你聊的时候,不是说好了,一中的事情要是办成了,少不了你的好处,现在一中的校长要是换成了黄一天的人,那不是自找麻烦吗?
明白了,你这是怕了,担心因为范大龙的事情,牵扯太多,到时候你想得到的好处没得上,却还要沾上一身骚,所以立马就掉转船头,又跟黄一天靠近了,你这风向转的可真是挺快的。
当着张东健的面,董部长不好表现出明显的不满,只是嘴里絮叨说,是吗?张书记既然已经答应了黄县长推荐的人选,要是出尔反尔好像的确有些说不过去,只不过,我坚持认为,既然是给一中挑选校长,那就要挑选出最优秀,最合适的领导干部去担当,为了一中未来的前途,我们这些具有决策权的领导,可是一定要慎重些才好啊。
见张东健只是笑着,并没有什么其他反应,董部长只好尽量保持风度的从张东健的办公室里告辞出来。
一出门,立马拨通了徐大忠的电话,告诉他,张东健这个老鬼支持秦岭振当一中校长的事情。
徐大忠倒是没有董部长想象中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