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章 (5)(8/10)

还是这个地方好,要是把周遭的人都得罪光了,我以后还怎么在洪河县生活。

嘴里轻轻的“哼”了一声后,王炳义没好气的冲着黄一天办公室的门斜了一眼,转脸下楼,上了自己的车。

刚才在黄一天的办公室里,王炳义察言观色之余,跟黄一天并没有说真话,冯成贵跟他是老交情了,这些年两人之间相处的关系一直比较和谐,冯成贵这个人心里也明白自己这些年到底做过些什么,因此对于纪委书记王炳义一直没有亏待过,经常吃饭喝酒联系感情是一定的,逢年过节的进贡从来都是大方的很,这些年来,王炳义收取冯成贵多少好处,他自己都有些记不清了。

为了回报冯成贵,王炳义平日里也帮他压了不少的举报信,这几年举报冯成贵贪污受贿的信件特别多,要不是王炳义从上头给控制住,冯成贵早已被纪委查处八十回了。

每每私下场合,王炳义把一沓举报信直接摔倒冯成贵面前的时候,冯成贵都会一脸感激的冲他叫几声老哥,过几日,该进贡的贵重物件就会立马送到,这几年,两人之间的合作几乎成为一个共识,有些时候,王炳义心里恨不得举报冯成贵的信件再多些才好呢,这样自己才能从冯成贵那里有理由得到更多的好处。

可是这次情况却不同了,黄县长亲自下达指示要自己查处冯成贵,即便是自己心里想要袒护冯成贵,有些表面上的功夫却还是不得不做的,毕竟黄县长也是自己得罪不起的人。

王炳义回到纪委的办公室后,顺手拿起电话拨通了冯成贵的号码,问他现在有没有空自到自己的办公室来一下。

一接到王炳义的电话,冯成贵的心里就有些暗暗叫苦,这孙子只要来电话,准时没好事,不是有人举报自己贪污,就是有人举报自己受贿,冯成贵这几年已经利用手中职权,相当准确的严厉打击了几个在背后实名举报自己的家伙,可是杀鸡却没能起到骇猴的效果,举报信还是年年有,只不过,很多人都学精明了,原本的实名举报,大多改成了匿名举报,这让冯成贵每每想要寻找打击对象的时候,增加了不小的难度。

但是,本着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个怀疑对象的原则,冯成贵从来就没有放松过对举报人的打击报复。

据最高人民检察院材料显示,在那些向检察机关举报涉嫌犯罪的举报人中,约有70%的举报人不同程度地遭受到打击报复或变相打击报复。其中,各类“隐性打击报复”举报人的行为,因其手段“合法”,行为隐蔽,难以界定,一直处于法律救济的“边缘死角”。

尽管这样的数据后来又有官方站出来辟谣说,这个数据的得出是不科学的,实际上被打击报复的举报人比例要比公布的少很多。

不管官方用什么样的词汇来叙述此事,对于举报者的打击报复现象是确实存在的,这个一个不可抹杀的事实。

像江苏盐城滨海县小学教师顾汝汉,8年来坚持实名举报淮海农场厂长叶秀河贪污受贿,被打击报复,开除公职、倾家荡产,甚至被迫乞讨度日。如果不是因为举报受到打击报复,他怎么会历尽如此之多的磨难?

浙江省黄岩市供电局职工王桂生,在举报供电局长兼党委书记潘祖言贪污、受贿后,从1993年8月至9月,他寄出的7封举报信全部完整无缺地落到潘祖言手中。有这样的执纪、执法人员,举报人的**就毫无保留的曝露在贪官面前,他们不受到“隐性打击报复”才怪呢?

因为举报受到打击报复最典型的事例,莫过于河北省石家庄市建设委员会工程处处长兼定额站站长郭光允了。

郭光允1966年毕业于上海同济大学建筑工程系经济组织管理专业。1985年任市建委工程处处长兼定额站站长,负责石家庄市建筑工程设计施工的审批工作。1987年发现市建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