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四十四章 :且将离,风月是慈悲(7/10)

那么事情还是有可能朝着不可预知的方向而去的。

难道锦亲王甘心在这蛮荒之地,十年蛰伏,为的就是一朝复出夺取天下吗?

残歌本想给高纸渲报信,但是一想到此处是锦亲王管辖,自己怎么可能将书信送出呢?越想越心慌,于是待赵正舫夜前过来禀告,说道:“将军,末将已经打听过了,锦亲王府这几年以各种名目,征集人丁五千有余,各家各户都送去安抚费用,而且那些人还会分批回去探亲,所以并没有人借机生事,只不过这个月锦亲王府连着三次征集人丁,才招来了议论。

将军,此事非同小可,末将猜想,王爷很可能在训练死士,否则为什么每家送去的安抚银两竟达百两?”

残歌蹙眉,说道:“依你之见,我们有必要去问锦亲王,查个水落石出吗?”

赵正舫说道:“无须,即便锦亲王和皇上斗来斗去,也不过都是拿精兵对恃,而高元帅手握三十万大军,这才是两人正想笼络的筹码……”

残歌突然明白过来,或许是皇上已然知道锦亲王在这边的举动,怕锦亲王与高纸渲有任何瓜葛,所以才在议和之事上要高纸渲进京卸下他的兵权来。

赵正舫说道:“将军,末将在想,即便皇上已然知晓此事,那么咱们来梁川的事情恐怕也瞒不过他,如今既以得晓锦亲王的违逆之心,势必要上报到朝廷,上报给皇上知道才是正理。”

残歌蹙眉,摇摇头说道:“不可,他不是别人,他是锦亲王,即便我不顾念旧日交情,她知道后也是不许的……”

赵正舫自然不知道这里说的“她”到底是谁,忍不住轻叹说道:“将军,此事牵涉重大,望三思。”

“好了,你先下去吧,有什么事尽快来报。”残歌挥手命赵正舫先行下去,心情却更加起伏不定。

到了晚膳之时,锦亲王又设宴款待残歌、樊明兆几人,云泽坐在锦亲王身旁,云裳也寸步不离左右,不时与云泽低语几句,而云泽有些不自然得闪躲中。

“王爷,元熙朝与我大燕朝议和之事,本是两国君主属意的,王爷在此非议,恐怕不合适吧?”樊明兆说完,按住气怒不已的则喜公主,没有叫她开口说话。

而锦亲王却不怒反笑,说道:“樊将军,本来这不过是你与本王第二面相见,而且这又是在本王府上,照理说本王言语失措不是待客之道,可是你却处处拿议和来说事,是可忍孰不可忍,高纸渲与残歌征战十年,那么多将士背井离乡,埋骨沙场,你一句议和就能将此事化解吗?将那些父兄死在战场上的人置于何地?”

锦亲王大义凛然说完这席话,残歌却心凉了,他知道赵正舫不会骗自己的,下午他说见到锦亲王与樊明兆相见属实的话,那么锦亲王何以又说这是他与樊明兆第二次相见呢?

很明显,这是一场戏,制造一场看似针锋相对,却暗度陈仓的戏,而看客便是残歌。

残歌只觉得气血翻腾,他在边关待久了,早已见不得任何阴谋权术,沙场上诡异也罢,暗器也罢,迟早还是用武力来解决问题,而这也往往是最简单的问题。

残歌又想,如果是高纸渲亲自来此的话,他会如此做?

沉吟再三,残歌还是按捺住脾气,朗声笑道:“王爷与樊将军不必如此针锋相对,残歌知道你们不过都是为黎民百姓着想,残歌在边关这十年,见多了百姓流离失所民不聊生之事,且也盼着能够早日结束征战,放将士回乡探望妻儿子女。”

当夜,赵正舫来找过残歌,赵正舫坚持要即刻走,因为锦亲王这里形势复杂,如果再待下去,只怕难以向皇上交代。

而临行前,锦亲王与云泽一直在书房内谈话,云泽出来时眼眶泛红,锦亲王也明显有些不舍,父子两个又说了几句,云泽往身后看着,一直不曾见云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