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七八徐州大突围和战后华东2(5/7)
阳、成都,最后在重庆),并于1938年3月间进行了改组,设参事室、顾问室、主任办公室及军令、技术、总务、防空4个厅。飞行人员一部分调往武汉、南昌等地,一部分赴兰州地区接受苏联教官的短期训练。国民政府用苏联贷款购买的苏联飞机,从1937年11月底开始陆续运至中国,中国空军得到了新的补充。截至徐州会战开始前,中国空军作战飞机的总数已有217架(其中波利卡尔波夫e-15双翼战斗机97架,e-16下单翼战斗机62架,图波列夫sb-2轻轰炸机47架,tb-3重轰炸机及其他型号的飞机11架)。它们分别驻在南昌、武汉、西安、兰州、武威、酒泉、襄阳等地机场。另外,2月7日中苏签订了《军事航空协定》,苏联支援中国抗战,来华参加作战的苏联航空志愿队也到了中国,与中国空军并肩作战。徐州会战期间,中国空军的主要任务是进行以武汉为中心的空中防御,同时也对日军实施战略和战术攻击。在空中防御作战方面:徐州会战期间,中国空军在武汉、归德、洛阳、长沙等地上空曾多次重创日军飞机。其中最重要的是武汉上空的三次作战。第一次,1938年2月18日,正当淮河阻击战和鲁南两下店反击战进行激烈之际,日军轰炸机12架在26架战斗机掩护下(一说15架攻击机在11架战斗机掩护下)空袭当时抗战指挥中枢的武汉,驻汉口和孝感的中国空军第4大队大队长李桂丹率战斗机29架迎击,在汉口机场附近上空激战约12分钟,击落日机11架(一说14架,另一说12架),中国飞机也被击落5架,大队长李桂丹、中队长吕基淳及飞机员巴清正、王怡、李鹏翔5人殉国。第二次,4月29日,正当徐州外围战斗在郯城以南激烈争夺之际,日轰炸机24架在18架战斗机掩护下再袭武汉。中国空军第4大队和苏联航空志愿队共起飞67架迎击,经30分钟空战,击落日机21架,日军飞行员战死50余人,跳伞被俘2人。中国飞行员陈怀民以负伤的座机撞击日机,壮烈牺牲,中国空军损失12架飞机。第三次,5月31日,正当豫东中**队开始向豫西作战略转移之时,日军轰炸机18架、战斗机36架再一次袭击武汉。中国空军与苏联航空志愿队并肩作战,共起飞48架,经30分钟激战,击落日机14架(一说15架),中国空军仅损失2架飞机,阵亡中、苏飞行员各1名。
在战略攻击方面:中国空军曾对台北及日本本土进行过两次突袭,造成很大影响。1938年2月21日(一说23日)凌晨,中国空军驻汉口的苏联志愿队28架轰炸机飞越台湾海峡,7时许到达台北松山机场和新竹大电力厂上空进行俯冲轰炸。这一行动完全出乎日军意料之外,日方毫无防备。直至9时前后,日军飞机才飞到台北上空,但志愿队已完成轰炸任务,并在台北市低空环飞一周后飞回中国。这次突袭,炸毁日海军第一联合航空队鹿屋航空队飞机12架及仓库数座,并使新竹大队安全撤出徐州包围圈,日军大肆宣扬徐州会战歼灭中**队主力时,中国空军直属第14中队徐焕升及余彦博带领队员,驾驶2架马丁b-10重型轰炸机自宁波栎社机场起飞,到达日本九州上空,沿途经过熊本、久留米,福冈、佐世保、长崎等城市,散发了几十万张传单,于11时安然返回汉口基地。这是日本有史以来第一次受到其他国家飞机的袭击。〔80〕1937年8月15日,日海军第一联合航空队木更津航空队以20架96式陆基攻击机从济州岛起飞,袭击中国南京时,曾自诩为“第一次渡洋爆击”、世界最初的“战略航空作战”等,〔81〕万万没有料到中国空军轰炸机竟能跨过大海,远征到日本本土。全世界报纸都以大字标题报道了这一消息,许多国家的新闻媒介称之为中国空军的“人道远征”,说明此举在政治上、心理上起到重大作用。在战术攻击方面:中国空军虽然因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