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章 厌战(2/3)
是赵佶无所谓,他仗着自己是太上皇、是楚天涯的岳丈,深信自己去了东京也能没事,最多就是退出权力中心,从此做个混吃等死的太上皇——反正在杭州他也是这样的过的日子,去了东京又有何妨呢?
面对东京朝廷开出的最终条件与最后通谍,赵佶与赵构之间的矛盾再一次激发。手握兵权的赵构被逼得没办法了,发动了一次秘密的小型的兵变,直接将赵佶给幽禁了起来,然后对外发表声明说,东京朝廷“一定”要将太上皇与康王处死正|法,官家无视父兄亲情,一定要骨肉相残。
然后,杭州撕破了脸皮,在城头之上挂起自救之旗,公然宣战了!
事已至此,东京朝廷与楚天涯也就放弃了和谈,勒令张叔夜开始——攻打杭州、武力平叛!
很快,刚刚从济源战场上撤下来的刘子羽所部十几万兵马,一半被调到了江南交由张叔夜统领,与之同去的还有步兵大将薛玉和梁兴等人。江南一带沟壑丛生地况复杂,正是青云斩步兵的用武之地。
有了这一支战火淬炼的百战雄师助阵,张叔夜信心倍增,即刻开始策划跨江平叛之间。与此同时,中原、山东一带的诸路诸府兵马,陆续都向庐州集结。此前在梧桐原一战前后归附于楚天涯的江淮曹成等人,现在都在山东一带执掌兵马,现在得蒙楚天涯的招呼纷纷响应。他们正愁闲得发慌现在又有了用武之地,那就是又有了升官发财的希望,于是十分涌跃的汇往庐州,追随于张叔夜麾下参与平叛。
一个月的时间之内,张叔夜手下的兵马已经由最初的不到五万人,扩充到了二十万人之巨!
很快,张叔夜的平叛大军兵分三路,兵临杭州城下!一路是破敌先锋杨再兴,杀破了赵构在杭州边沿前方布下的数道防线,一路势如破竹无人可挡;一路是薛玉的青云斩步兵精锐,专门攻打坚城厚池步步为营;另一路是张叔夜亲自率领的中军主力,以摧枯拉朽的辗压之势扫荡了杭州周边的所有叛军据点与势力,稳稳的将杭州围了个水泄不通。
赵构,已经成了瓮中之鳖。
这个时候,楚天涯在东京那边发出了一道军令——叛军上下除战犯赵构外,余者愿降,皆可免死!得赵构首级者,重赏!
张叔夜,围杭州而不攻,听取军师时立爱的策略,再一次对杭州城内展开了心理攻势。无数的传单被箭矢射进了杭州城内。
这样一来,赵构再一次成为了众矢之的。杭州内外,不管是将军士兵还是百姓乞丐,都想宰了赵构平息这场战争,还为自己赢得一条生路、甚至是发达之路!
赵构的人头,在一夜之间身价百倍!
……
杭州的叛乱,已经持续了近半年。楚天涯在东京城,也已经住了快有两个月了。这一天洛阳来了一封家书,说魏王妃即将临产。
楚天涯早就惦记着萧玲珑和她肚子里的孩子了。反正东京这边的局势也稳住了,听到这个消息,马上就开始准备回往洛阳。
于是,魏王与皇帝再一次启程东行,前往洛阳。这一次东行不像上一次那样的仓促与狼狈,除了大批的御林军全程护送之外,与之同去的还有九成的文武官员、绝大名数府衙的文书籍档和国库的大部分物质与珍藏。
换句话说,这摆明了就是迁都了!
因为有了之前的一次“西幸”,这一次的“准迁都”并没有引起过多的恐慌。朝野上下对这件事情早有预料,而且大多数的官员将军及军民人等也都早有准备,因此一切进行得有条不紊。
倒是有一些固执的老夫子看到浩浩荡荡的帝驾人马,呜呼哀哉的在那里哭号说“大宋百年基业毁于一旦”,结果全被轰走,同时也抓了一些特别顽固与恶劣的家伙下狱,进行“批评教育”。
每逢破旧立新,总是免不得遇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