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九八九章 小子,放手去干吧(2/2)

来的天子!

“伯济,你以后别在府上了,往随着青童吧。哪怕是打打下手也好,将来能在朝堂上走多远,就看你自己的造化了……”

戏策摆了摆手,师徒一场,他能送给郭淮的,也就只有这些了。

郭淮何其聪慧,立马听出了这话里的弦外之音,也不矫情,立即拱手躬身,诚恳的道了声:“学生谢过恩师!”

在王允、伏完等人相继倒台之后,如今的司隶地区,就只剩下吕布的亲信,以及一群依附于吕布的党羽。

如今,天子自闭宫门,荒废朝野。

所以这些人都开端揣摩起来,他们在想,吕布会不会在平叛之后称制。

毕竟吕布不论是在民间,还是在军营,都有着极高的权威,受将士、百姓推戴。若是刘辩的新朝廷也被打垮,那么这天下,将再也没人具备资格,能和吕布扳扳手段。

不少人蠢蠢欲动,甚至开端在暗中研究起帝号的事情。

试想,从龙之功,哪个不想当开国功劳?

要不是作为首席谋士的戏策概不见客,否则,他府上的门槛估计都能被这些官员踩烂。

戏策不发话,这些人探听不到口风,也不敢太过明目张胆,只得耐着性子,静观局面变更。

吕篆从戏府出来,往了太学。

尽管如今的并、凉、关中等地陆续新建了不少书院,但要论首屈一指,还得是从洛阳迁至长安的太学学府,这也是士人学子们公认的学府第一。

来到太学院门口,读书声郎朗进耳。

吕篆抬腿迈进,一路走来,他听着学子们的苦读声,仿佛想起了小时候,自个儿进学时的场景。

那个时候的自己,白天不仅要学很多东西,即使放了学,也还有很多做不完的作业。

他经常都得过了凌晨,方能进睡。

然后睡上两个时辰,又得早起。

那几年,也不知道是怎么熬了过来。

再后来,旁人皆夸吕府的至公子天资聪颖,博闻强记,却没人知道他在暗地里,吃了多少的苦。

好在这些苦头没有白吃,这么多年过往,总算学有所成。

不过偶有闲暇时,吕篆也会看着湛蓝的天空怔怔发呆。

他就想啊,倘若当初,他也和姐姐、弟弟一同习武,那他人生,是否又会有所不同?

时间不会往回走。

好在,他也从未懊悔。

…………

…………

只有一章,大家早些睡吧……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