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295章 特务们(2/3)

自然就是水到渠成,他这空白的委任状,可是比指名道姓的委任状还要难得,可以说,如果不是这个“非常”时期,几乎是无法得到的。他眼见这位大人,将一个黄色布帛取出,交给了他,安在旭接过后,读了起来:“今有忠贞之臣某某,忠公体国,贤良方正,孤以监国之身,任命为……五品官……”安在旭是完全明白了,这东西就是一个空白的文件,可以填写上一个名字后,就可以任命官员,不过,后面似乎有品级的限制,而且,也不是任何官都可以做的。这也对,哪怕给了他这空白圣旨,让他去南京城直接要求那巡抚让位,只怕人家直接就把你打成了“*****直接抄家灭门了,哪怕自己是“真的”钦差,也会变成假的。这段日子以来的世态炎凉,早已让安在旭变得敏感的多。他看了看这人,说道:“这圣旨……”“具体职司,你就便宜行事了吧,到时候,去了江南,我等心向大明的人士,也不好指挥你如何授予官职,所以,一切随心就好。”便宜行事,按照某位“另一位”青木堂香主的意思,就是有便宜就占,不要客气的意思,当然了,安在旭对这份儿知遇之恩是感动异常,他奔波多日,不过,上面的“大人物”,一直没说会给自己什么安排,什么样的封官许愿,不过,现在一看,这是直接允许自己去任命下面的官员,能低了吗。正如七品知县不可能去管二品封疆大吏一样,既然让自己去南下,领导“复国”大业,那这官运还能少了吗。想象着自己以后,封侯拜相,入内阁,做辅的日子,安在旭就一阵火热,内心中充满了劲头,他当时就想蹦起来,朝天大喝,我要当官了。不过,还是不行。眼前这位大人,不知道什么来历,面白无须,话不多,每次见面,都是直入正题,安在旭曾经怀疑过,他是宫里的太监,深受太子信任,才能负担起内外交通的重任,不过,好像不是,虽然不知道姓名,但确实是深受太子信任的人,自己未来想要走仕途的道路,势必是不能得罪眼前的人的。“一切谨遵吩咐……”“圣旨先存放在我这里,等到你离开帝都,南下的时候,自然有人会给你送来的。”按照原本的习惯,这位大人开始不说话,似乎就是要让自己离开了,不过,今日得了“正事儿”,确立了未来的“地位”,自然也是心情舒畅,感觉和其他人不同了。为了进一步表现,也是为了讨好一下,他慢慢说道:“这两日,帝都似乎有些不寻常,似乎有一些附贼者,正在那些力工和流民之中招兵,而且很急,你看,这有点不寻常,大人,是不是有些不对劲,年后不起兵,我猜测,保不齐是什么地方有了边患了。”王建第一次感觉这个普通的土著不简单,居然可以从这几天征兵的活动中,推测出一些东西,的确,由于很多文化上的原因,除非是比较特殊紧急的情况下,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都不太喜欢在新年后征兵的,这也很正常,人家刚刚新年团聚,情谊深厚,你把人家拉走,人家当兵的士气肯定不高,报名的**肯定也是不足啊。本身,由于缺乏军官,缺乏士官,甚至他们本身对于太过庞大的军队如何进行管理也所知不多,因此,对扩军这件事,还是很慎重的,基本上留到了下半年,主要还是对土著降兵的政治教育为主。“难怪李向前说,绝对不能小看这些土著啊。”王建暗道一声,他不是军队出身,只不过平时对于谍战片,oo7什么的感兴趣,因此,在确认到达古代后,就自告奋勇的去做了负责情报机构的管理者。他自诩中情局局长,不过目前来说,手下根本毫无可用之兵,虽然直接得到了东厂和锦衣卫的力量,但是如果这帮人管用的话,大明朝也不会亡国了,而且其忠诚度也有待考察,因此,也就只能去借鉴一些锦衣卫的训练法则什么的,至于“出外勤”是不可能的了,因此,王建现在属于妥妥的光杆司令,手下一个情报员没有的中情局局长。……也不能说没有,眼前的这个被蒙骗的安在旭同志,已经被彻底控制使用的人才,就是他手下唯一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