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393章 大阪商人(2/3)

都会让他警惕起来,天草之乱之后,哪怕卖过来一个纸片儿,也会被幕府仔细检查,如果没有这种警觉心,日本人不可能活过未来动荡的年代的。

这些商人也是左右为难,他们大多都是出身大阪的商人,这也是丰臣秀吉搞的国内平衡的手段,甚至还形成了特别的“关西腔”口音,不过依然是非常浓厚的官商性质。

“多谢服部先生的礼物了,以后你们的人来朝鲜,可以尽管去拜访我,我的大门对你们是敞开的,嗯,我也欢迎大阪的商人来做生意嘛。”

“天朝的大人果然如此的英明,我等佩服,至于做生意,我们有些看不懂您说的这些商品,不知道如何去交易也是。”

老苟点点头,说道:“做生意和做市场确实有所不同,做生意,做买卖的话,基本上就是富者越来越富,穷者越来越穷,所以要搞开发,走日本自己的资本主义道路嘛,额,我说了些什么,总之,如果日本自己本身不能大量生产产品的话,长久和中国的贸易,反而可能会伤害到你们的经济,所以我必须提醒一下你们,至于如何开发市场,我想还是要因地制宜,所以,我找你们来,先看看天朝可以卖给你们什么,再看看你们可以卖过来什么。”

“是了,大人。”

服部平次其实是大阪一个大商人的儿子,还没到可以独立处理家族事务的分量,不过这次,破天荒一般,从天朝而来的一位地方大员,自然引起了诸多大阪商人的垂涎,如果搭上这位,开通一条高丽商路,也就不必再被郑芝龙那个贪婪的家伙剥削一手,他们已经打好主意给老苟狠狠的上供一把了。

当然,天威难测,幕府将军自从前几年的天草之乱后,可以说越来越保守了,逐渐把自己置于武士们的“保护”之下,其实就是接近于傀儡的存在,虽然他本人大权在握,但是任何政策如果不利于武士,就根本吃不上饭。

正如古典式中国的权力核心,皇权四周,围绕着外戚,贵族,儒生,而朱元璋只允许儿孙娶普通人家的女儿的后果,就是没有了有能力的外戚的辅助,而贵族在历次争斗中凋零完蛋后,就只剩下儒生们控制一切,皇权只能依靠太监,与这些儒生周旋,甚至很多时候,要亲自赤膊上阵的闹起来,毫无原本垂拱而治,坐看极大势力撕逼的欢乐。

同样,德川家的天下得位不正,几乎是依靠活得久才建立幕府,德川家康这货不是传统式的日本人,倒像是个中国人一样,做事谨小慎微,睡觉的时候,床底下都是用木头封死,生怕有人刺杀,吃的东西要用火烤,生怕下毒,连女人也是害怕梅毒……

而且比别人活得久就是德川家诸位将军的专长,这货到了66岁还能生个女儿,让无数长老大跌眼镜。

当然了,德川这货,在丰臣秀吉侵略朝鲜的时候,故意声称生病,根本不肯派兵去,以此来保存实力,欺负孤儿寡母,登上宝座,这就是妥妥的得位不正,更别说屠了大阪城,断了丰臣秀吉的后,连八岁的孙子都给灭了,可以说是道德值偏低的存在。

因此,德川幕府一直在拼命的压制大阪,刻意减少那里的武士数量,所谓的商业发达,其实另一个意思就是,幕府的奶牛。

所以这些大阪商人,活得还是很憋屈的,一方面,自己确实有点特权,但这是依靠他们拼命经商纳税得来的,另一方面,只有钱没有武力,各种把柄都在将军手里,几乎就是武士盘子里的菜,任谁都是毫无安全感了。

这就是日本的国情了。

在来之前,就有无数日本通研究到这个事实,也想了一些办法,在武力力量暂时无法投送到日本,改变日本政治权力结构的时间,对其发展影响力。

老苟慢慢说道:“无非就是经济而已,各位,这里,我国有位亚当斯的学人,对这方面还是有些研究的,无非是,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