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201章 帝王之姿(1/3)

与此同时...

常建章等人心心念念的那一本本奏折,也早已到了吏部尚书·杜如晦的手里。

只是,让常建章等人无法预料的是,杜如晦并没有为此勃然大怒,并开始对其严惩等等。

而是...

将那些个奏折尽数带到了皇宫太极殿内,并在早朝之后,尽数在御书房中直接呈现给了皇上亲自审阅批复。

“...这小子,还真是闹出了不少事啊,这...倒是成了地方百官统一征讨的对象了啊!”

李世民摇头苦笑,一边翻阅着案台那摞意见满满的奏折,扶额说道。

站在前方的杜如晦也表情苦涩的出言附和,说实话...

若非皇上先前早有提点过,关于绵州事务皆要上报的原因。

仅凭那‘水患债券’一项,他就定然要出手给予牧禅严惩了。

这伸手朝百姓拿钱,算是能理解为缓解财政。

可这伸手朝百姓借钱,这已不是缓解地方财政压力的问题了,这可是关乎朝廷的问题了。

若是届时没能按时还上且拖欠太久,定然是要朝廷出面还款才可。

否则定然难以平息民怨,说不准还会引发地方的百姓暴动,后患无穷。

“行吧,朕且皆知晓了。此事暂时不予处理,静观其变便是。”

李世民将奏折一一翻阅过后,发现内容也几乎大同小异,反正都是众口雷同的在统一批判着,那绵州刺史·牧禅在地方管辖州事时,所做的各种出格事务。

其中大大小小事务的真伪暂且不去深究,但其中最关键的...

还是那由绵州官府所发行‘水患债券’的问题。

杜如晦也深知其害,当即开口询问道:“陛下,这‘水患债券’这事可谓是一等‘拿今天赌明日’的新奇之举。但此事非同小可,还需陛下定夺是否要继续容忍其发展下去。”



确实是...这小子,还真是玩出了个好花招啊!”

李世民眯眼笑叹道。

发行地方债券,凭借地方官府的民间号召力,共同解决地方难题。

若是处理得当,那自然是双方皆大欢喜。

若是处理不当,结果自然是抱薪救火,后患无穷。

但此举,确实也让知晓此事的李世民和杜如晦两人,初闻之时眼睛不由一亮。

借此举一反三,地方问题必要时也可通过类似的方式,以缓解一时之需。

且不必通过大费周章的通过层层批阅后,再由朝廷安排相关的真金白银、米石布木等物资调度,便可集地方百姓之力,共同解决难关。

至于事后...

这‘债券’偿还问题,是由地方偿还,还是由中央偿还都可以。

重要的是,能在紧急必要之时,解决紧急必要之需!

相比那些个利息,与那繁复审批调度所需耗费的种种精力时间相比,更多时候还是那些个利息所损耗的用度更少,更便捷。

毕竟地方的问题,最好还是有地方自己解决为上策,若是牵扯到其它,必不可少的会产生周转损耗。

就此一计政策,只要朝廷能深得大唐百姓的信任...

甚至是其它邦国百姓的信任也罢,那岂不是...

李世民的眼睛越发明亮,身心不由开始发热发烫起来,他感觉自己似乎抓住了什么关键点,却又有层浓浓迷雾笼罩。

身为大唐顶级智囊之一的吏部尚书·杜如晦也是如此,只是他所考虑的更多是关于忧患一面。

没能像李世民那般对于自己儿子的一些所作所为,有足够的了解和信任。

在假设牧禅此举是为事半功倍的利好之策的前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