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239章 咱们绵州人!(1/3)

“荀某的一番心意如何?可还称心吗?牧大人!”

荀绍轻笑着问道,声音也大了几分。

而牧禅也没有搭理他,径直朝他后边的马车走去,当着众人的面抓起里边一枚铜钱打量着,故作惊喜感激的说道:“荀公子真是大手笔啊,竟拿出这么多钱援助绵州官府,这实在是大大地好人呐!”

荀绍听言,眉头不禁微皱起来,随后又舒展开来,嘴角的笑意带着几分轻蔑。

看其架势,这牧禅竟然是要当众收了他的这些钱款?!

看来对方也是黔驴技穷了,这如此高调做派,想来醉翁之意本就是想要将他刻意引来,给自己机会羞辱他。

哪怕会因此丢了些脸面,但好歹也能从自己牙缝间捡点残渣!

这绵州刺史,虽行事作风愚钝不及。

但若真不要脸面的话,也确实算是种法子!

可要想吃他荀绍送的礼物...

也不怕被这里边的刺,给卡了喉咙?!

正如那些个老百姓所言——有这么多钱,有个啥事办不了?!

而在此众目睽睽之下,那牧禅要敢收了这些钱,那他这‘乞讨’的伎俩便再难以实施了。

百姓们知晓官府收了这么大笔的钱款后,定然也不会再受其蛊惑,掏钱掏粮的相助。

甚至,若是对方后续再试图以地方官府之名,强行朝百姓加征粮草税赋之事,定会被百姓们指责抵触!

荀绍他的这份‘好意’,那也是将其后路封断的大好意!

对方既然行如此下策讨要粮草,除了其囤积粮草的本意之外,想来也是希望借此行径,变相同绵州百姓告知——绵州官府的仓粮告急!

这样一来,便提前在百姓们心里打了预防针,让其对粮草告急之事有所防备。

哪怕到时出现粮价攀高,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之时,也会下意识的偏袒理

解地方官府的行径,不会对其力有不及之事过多迁怒,以此暂缓民愤爆发。

可这点儿小九九,在荀绍看来实在是太过稚嫩。

他故意出声道:“若是牧大人觉得这还不够,也可在此说说那绵州官府还缺多少口子,我们也可一起想想办法啊!”

他的话语顿时引来百姓们的附和:“是啊是啊!牧大人,咱们官府还缺点啥,你尽管说出来,咱们这么多人都一起想想办法补上嘛!”

“对对对!这人多力量大,咱们连那岷江龙王、绵州三蛟都能镇住,又还有啥过不去的坎哦!”

“有钱出钱,有粮出粮,有力出力!咱们绵州人上下一条心,同穿一条裤子,还有啥事办不成的!”

围观的百姓们的心情顿时被那‘水患被制服’的事给刺激到了,群情亢奋之下,竟让人心理产生些无所不能的错觉。

好小子!

牧禅眼睛微眯,这荀绍竟刻意激了一手,强行逼迫他把这闹剧结束,同时故意给他机会向百姓发声,诉说难处。

可那所谓的‘难处’...

粮米被人恶意囤积,坐地起价这事仅是刚刚冒头,关于其它的消息谣言也在不断的传播中,真假难辨。

一会儿说是粮仓被烧了,因此粮价暂时高涨,也许是地方匪患打秋膘所为。

一会儿又说刺史大人私自中饱私囊、克扣买卖公粮被发现,为求自保烧仓销赃。

再者有言,是那外地的商贩大肆抢购粮草运往他地所致,导致粮价高升,并还‘供不应求’!

也有利用那好事为说头的,比如说水患得以制服,五谷丰登,本地商人地主农户们趁减免税赋的机会,大肆赚取外商钱财,免得过几日后官府又要加征税赋回来。

或说受那绵州百姓学社、银柜、堤坝水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