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冲阵夺旗(2/3)
,明日寅时,大军分为三路,一真两假,强行渡河。”盛长柏安排道。>
等不到好机会,这次就只能选择和西夏兵正面交锋。>
也到了正面刚的时候,想要灭国西夏,少不了正面面对。>
第二日凌晨三四点钟,本该睡最熟的时候。>
大周这边,在黄河岸边,各自相隔十余里,三里兵马同时渡河。>
少点火把,摸黑行动,对岸虽然亮着火光,>
但也是到了近处,西夏兵才发现大周军。>
驻守在河岸的哨兵发现大周渡河之后,才能给大军示警,军队集结,分清楚大周兵马哪路真假,明显需要时间。>
有这个时间差,大周的兵马能顺利渡河,也就达成盛长柏的目的。>
“列阵!”>
盛长柏的中军,抵达河北岸的时候,天已经开始发亮。>
西夏聚集起来,赶来阻击的兵马,距离大周军已经不足二里。>
西夏兵还是有警惕性,集结的速度还挺快。>
单兵素质还不错,没有给盛长柏,悄悄渡河,袭击营寨的机会。>
盛长柏这边,汉军以主的中军,居中列阵,番兵分据两翼。>
“射…再射…”>
等到西夏兵,距离百步之后,盛长柏当先射出一箭。>
两军见面,还是弓箭先伺候。>
虽然大周的兵马,基本都是步兵,但是大周的军队,主要的军种就是弓箭手。>
数万支箭矢射出去,几波下来,起码也杀伤了上千人马。>
箭雨的效果不理想,杀伤的不多,主要还是正经的西夏兵,甲胄的普及率很高。>
除了西夏自己冶炼水平不错,有自己的生产能力之外。>
这其中,大周也是贡献了很大一部分力量。>
之前西夏和大周交战,屡战屡胜,着实劫掠了不少的武器甲胄。>
只要是参与过劫掠大周的西夏兵,个个都是富的流油,装备拉满。>
骑射也是西夏兵的看家本事,不可能不反击。>
不过大周摆开了阵势,自有盾牌防御,西夏兵射出的箭矢效果也不怎么样。>
双方几波箭雨试探过了之后,战果双方都不满意。>
然后这些党项骑兵,也就没有继续射完箭就绕开大周军阵。>
选择了正面冲来,迎击大周的战阵,接下来就是真的短兵交接。>
“擂鼓(擂鼓)。”>
“杀西贼。”>
“杀!”>
虽然是临时阵地,大周也挖了临时的壕沟,设置了拒马,党项骑兵,只是一次冲阵,当然冲不开大周的防御。>
但是到了近处,党项兵已经可以投掷,短枪,短矛,短斧。>
这些玩意就比箭矢有杀伤力多了。>
大周这边的将士,当然也是还以颜色。>
一时之间,双方的战阵之中,就有不少人应声栽倒。>
盛长柏环顾四周,就发现了双方的伤亡开始直线上升。>
这时候,战场就成为了血肉磨盘。>
盛长柏个人能起的作用,已经很有限。>
除了能凭射术,杀一些敌兵之外,也就是大帅亲临前线,起一个安稳人心的作用。>
“盛帅,两翼伤亡太大,有些顶不住了。”拼杀了好一会儿之后,尚副都管喊道。>
盛长柏环顾两翼,发现了这些番兵,已经顶不住党项兵,已经开始有败退的迹象。>
也就是大周方面,算是背水一战,无路可退,这些番兵才没有撒开跑路。>
主要差距还是番兵本就训练不够,武器装备还和西夏兵相差太多。>
不怪西夏和大周,都看不起这些兵,确实是这些人的战力最差。>
尤其是大规模交战的时候,差距明显拉的更大。>
“没兵马支援他们了,擒贼先擒王,我去冲一冲他们的大帐,跟我冲。”>
盛长柏爆喝一声,放下了手里的弓箭,举起了手里的长枪。>
率领着身边保户自己亲兵,朝西夏兵的帅旗,就冲了过去。>
“我与盛帅一起。”尚副都管咬牙说道。>
“你留下指挥兵马,我有这百余骑够了。”>
守卫盛长柏这个中军大帅的这些人,都可以说是精锐。>
百余名生力军的加入,还是很有效果的。>
盛长柏自负自己一身的蛮力,带头冲锋,很快距离敌军帅帐已经不远。>
“着!”>
放下长枪,弯弓搭箭,朝着敌将的帅旗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